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风格作为西方美术史中的关键概念,近代时期,它承载着美术史学方法引进中国。为探索书写建筑史的角度,本文采用风格作为西学引进中国的典型,去追寻它的历史渊源和引进到中国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引进的西方建筑概念会结合其他引进的新概念(例如风格结合后现代主义),为建筑知识的更新提供可能。西方建筑学思想的引进是一个西方话语秩序接受调整的过程,它被作为参照去解释中国。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文化迁变的视角、把中国的一些当代建筑现象放在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历史时期中观察时,以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为轴心的运转机制为特征的镜像模式便显现出来.以地域性思潮为例,在通过这一模式追寻自己文化身份的同时,中国建筑学也在不断地丰富自身.结合更早期的西方知识引进潮流,可以发现镜像模式在迭代中使建筑理念获得更新,从而影...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法国贝尔与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法国巴黎市北部的勒布瑞之小学。作品的设计背景涉及法国"大巴黎"项目,市政府的设计竞赛以高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作为标准。小学的设计不仅满足当地学生入学需求,也成为当地的文化形象代表,并表达了当地决策者的政治抱负。此木结构建筑体现了完整的逻辑与整体性,并不失对建筑艺术理想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将文化遗产进行全域整体性保护。针对城市工业遗产地景观保护再利用独立于城市空间结构之外,缺乏整体性统筹规划等问题,引入英国的历史景观特征评估(HLC)的保护与规划方法,对遗产地景观进行保护。基于HLC地图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与开发适宜性影响评估,将工业遗产、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等因素纳入框架进行整体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工业遗产景观视觉敏感度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整体分布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高适宜开发的区域较少,在东部平原地区分布较多。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保护与发展决策,划分景观保护规划分区,以期解决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为全域宏观性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摘要:本文以关键历史节点为框架,从皇家建筑学院时期到当今的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梳理了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历史;通过建筑师职业视角,观察在历史上的法国社会、建筑教育领域与学校内部反映出的,可以容纳创新的灵活性;重新审视了学院派与现代建筑运动构成的二元范式;并分析了曾在巴黎美院体系院校中学习的我国近代建筑师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