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222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3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岚 《音响技术》2006,(1):22-22
香港中大东华智能型社区书院采用LOBO线阵列多单元扬声器。中大东华社区书院是汇聚香港两个具领导地位的著名机构的力量而成立的社区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是享誉国际学术界的高等学府,东华三院则为全港最历史悠久的教育和医疗机构。LOBO应用于演讲厅的语言广播。2座教学大楼均设有约250m2的演讲厅,可容纳约200人。演讲厅装置完善的影音设备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两间演讲厅分别采用4组银色LOBO线阵列多单元扬声器(由日本FPSInc研发的高线性技术),横行设置于楼顶上。每组长1.79m,扬声器产生的声音透彻、平衡,不论覆盖面积有多大,声音分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书院"是一个文化聚居地,有学之士在这里聚集,在一起读书、听乐曲,或者研习自己的学习心得。而我们接手设计的这个项目,也是一个"书院",它将成为成都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市中心的精神标志。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留下  相似文献   
3.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间殖民主义盛行的1880年代,广雅书院展现了帝国晚期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4.
李晓峰  王莹 《新建筑》2020,(3):24-29
文章选取湘赣地区民间书院学礼制度中最典型的祭祀礼及其仪式活动的空间场景为研究对象,关注仪式活动本身的媒介效应,运用传播的\"仪式观\",对参与仪式活动群体与个体的文字、器物、服饰、动作等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研究,分析其所表达的观念、信仰、情感以及达成的认同和秩序,探索民间书院学礼制度与仪式性空间的关联关系,以期为民间书院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19,(12):24-25
早期的书院中有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述、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到宋代时书院教育教学功能逐渐完备,成为培养、造就人才,文化积累、学术研究和创造、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1]。我国传统书院从唐朝初始宋朝兴盛之后持续发展直至清,期间战乱不断书院建筑也经历着毁灭、修复、重建、扩建等致使现存书院已更改了最初的面目。文章主要针对我国传统书院,在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对书院的创建性质发展趋势以具体数据形式加以概括分析,总结五个时期书院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胡伟平     
《景德镇陶瓷》2011,(5):103
胡伟平生于1963年,江西南昌人。号悟一堂,融金堂主人,署石浑,唯品。国画家,陶瓷艺术家。胡献雅大师后人。毕业于美术专业,进修于浙江美院,先后在江西省展览馆、庐山画院、白鹿洞书院进行美术实践活动,并从事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日益显著,流域植被覆盖改变、兴修水利工程、城市化、河道采砂等使河流水文要素特性不断发生变化。以江西信江梅港水文站为研究对象,对该站水位、流量、断面等水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断面变化、水位流量关系得出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河道采砂、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造成河流来沙减少,2012年该河段河床总体呈下切趋势;近年来梅港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产生趋势性变化,即从2002年开始,相同水位下流量逐年以增大为主。分析结果有助于改进水文测验手段,提升水文资料成果质量,为信江流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防汛减灾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利用信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泥沙站长系列水文样本资料,研究水土流失对河流泥沙变化规律的影响,分析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发展态势,并提出防治对策,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防洪、航运、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泥沙站网的合理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信江流域近10年来,共发生7次大的洪水,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200亿元以上,尤以“98.6”洪水灾害损失惨重,就信江洪灾成因及治理对策,从地理、水工程、水土保持、河道清障及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它萌茅于唐,兴蛊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在教学上形成与官学不同的显著特点,对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