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陆磊  金荷仙  鲍依依 《中国园林》2024,40(12):77-83
关联性时景融合中国传统“天-地-人”思想,重视天象与物候时景的关联属性,强调品赏山水林木时注重时令以及与天象风景的结合。以南宋临安为例,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探讨了关联性时景的基本理论框架、审美流程、对象特征及价值意义。研究指出,关联性时景具有“游-观-知-记”的审美路径,南宋临安时景审美注重天象的多样性及时令的广泛性,形成赏景循时的时景特征。关联性时景审美注重多元景观与多感官体验,推动了时景名胜的优选,反映了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下的“情境”哲学,以期为现代风景园林时间性审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杭州“钱塘十景·浙江秋涛”是中国时景主题风景名胜的典范,彰显着时间统摄空间的独特风景观念。通过文献研读,解析“浙江秋涛”承载着天下奇观“八月十八(钱塘 / 浙江)潮”的时序地域特征“秋江潮汐”;仲秋民俗节庆场景与自然“涌潮”盛景融糅的时节地方特征“浙江观潮”;夜潮(汐)与满月声色相得益彰的时宜风景特征“汐声月色”;明初入选杭州“钱塘十景”之承上启下的时代名胜特征“盛世献景”。研究为整体理解时景主题名胜的形塑与特征提供重要参考,并为风景遗产“钱塘潮 / 浙江潮”的价值认知、评估与保护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陆磊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3,39(9):31-39
时景(Shi Jing)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营境的重要组成因子,概括了时序变化与时空交融的风景园林美学特征。通过文献阅读与总结,梳理“时景”来源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得出:1)“时景”(ShiJing)和“风景”(FengJing)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致性,时景的分类往往受到“天景”“四时之景”等因时划分方式的影响;2)国内基于风景园林时间意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时山水诗画、时间意象及园林时空一体化三方面,而西方国家近几年才开始关注时间景观,但与中国传统的时景观念存在明显的区别,泛东亚其他国家对时景的关注则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了从溯源角度探讨时景景观化过程与时景风景营建体系构建,基于时景角度进行审美指标构建及时景应用模式探索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杭州“钱塘十景·浙江秋涛”是中国时景主题风景名胜的典范,彰显着时间统摄空间的独特风景观念。通过文献研读,解析“浙江秋涛”承载着天下奇观“八月十八(钱塘 / 浙江)潮”的时序地域特征“秋江潮汐”;仲秋民俗节庆场景与自然“涌潮”盛景融糅的时节地方特征“浙江观潮”;夜潮(汐)与满月声色相得益彰的时宜风景特征“汐声月色”;明初入选杭州“钱塘十景”之承上启下的时代名胜特征“盛世献景”。研究为整体理解时景主题名胜的形塑与特征提供重要参考,并为风景遗产“钱塘潮 / 浙江潮”的价值认知、评估与保护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时景”也称时间景观,是中国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是风景属性、时间属性与人文属性的结合,体现了“天-地-人”的彼此联系。通过对历代重要诗词、哲学文献、园林文献的分析,探讨背后的时间逻辑,得出时景观念源于“对时育物”的传统,与观象授时、物候观测确定时间密不可分,时景审美源于天体观测与崇拜中诞生的美学雏形,以及物候农业劳作中产生的观生意审美。时景审美经历了“雏形-建构-繁荣-世俗化”4个重要时期,并与山水诗画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关。时景发展历程的分期特征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既关联又具有独特性,同时体现了待时而动、阶段发展、时境相依的生态哲学思想,对时景营建、风景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