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0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主义对许多艺术门类都产生过深刻影响,在设计领域中,以自然主义为主要特点的新艺术运动曾在一个重大的设计变革时期——工业革命后风靡各国,然而却又在短短十多年后沉寂下来,本文主要分析自然主义为什么会在设计史的重要阶段产生如此特别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罗星海  梁明捷 《住区》2021,(2):144-149
20世纪前叶,赋予思辨与批判的艺术家以形体、色彩、符号、组合等抽象艺术掀起一场从立体派到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视觉革命.受惠于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与给养,景观设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思创作出一系列地域性的文化景观,他的艺术创作、职业生涯、思想轨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画我的园林(I paint my gardens)”...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居住的场所,人类的所有时间都是在室内和室外空间当中度过的。在解决生存危机和摆脱威胁方面,中国传统自然观具有较强的生态优势,同时,它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和手法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因此,本文从中国古代存在的自然观,尤其是儒释道三教的自然观来阐述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环境艺术技术和艺术方法的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4.
浅议中西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西古典园林在起源、自然环境、造园手法、文化背景、哲学思想、自然观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 ,阐述了中西古典园林的差异源于哲学思想和自然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自然观、地域观及技术观角度论述现代建筑实践中所体现的基于气候的设计思想及理论,剥离复杂的流派及玄妙的理论争论,使创作的着眼点回归到对建筑本原的思考上.  相似文献   
6.
李洁  韩鹏 《工业工程设计》2024,6(4):107-113
20世纪初以来,日本工艺美术作为设计之方法和观念在欧美逐渐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成为世界之西方文明化的剧烈过程中,东亚文化反向影响的精彩例证。从日本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伦理观、工艺技术之特征等角度,以诸多日本现代设计作品为例,讨论日本的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美术观念如何影响到20世纪现代设计,以及中国设计学界应该从中汲取的经验。传统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美学观、宇宙观、生活观慢慢融合进现代文明中。这个历史进程,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的设计师们,都是无比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阐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引入生态自然观,提出在生态自然观理念下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医常以目属木,鼻属金,耳为水性而口为土,舌为火性。然《说卦》传则以"离为木,兑为口。"离卦为火性,兑卦属金性,如此则是眼为火,口为金。似与中医相悖,细究其矛盾背后实乃体用之异,眼兼木火,木为体而火为用;口兼金土,土为体而金为用。体用之说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核心所在。以易学自然观综合二者,可为儒家人文学说寻一天地自然之本体依据,以体用关系出发探究五德之自然观内涵,则可管窥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之路向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极度丰富。但这种物质的丰裕并没给人们带来应有的快乐,相反人们的精神危机空前严重。迷惘,压抑与信仰缺失让人生的快乐远去。这也许就是劳伦斯与庄子著作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两位在迷惘中引导人们的智者,都关注着自然本性的重建与回归,有着诸多的思想交汇。本文旨在论述二者对于文明与人性的关注,以探索二者相似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0.
黄萍  张卓 《中国新通信》2012,(22):41-42
一、100G应用背景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开展全业务运营,尤其在数据、视频等大带宽需求领域竞争已是白热化。全网IP化和业务带宽飞速增长给传输网带来了巨大带宽压力,增加传输网带宽已是运营商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国内传输网仍多为10G传输系统,面对带宽压力及40G路由器广泛使用,运营商急需提升传输系统单波道速率,提高网络传输带宽。因此,传输网建设中传输速率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