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33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10篇 |
建筑科学 | 77篇 |
矿业工程 | 10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4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测序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扶桑绵粉蚧序列进行了比较。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物种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海南支系与佛罗里达支系;这两个支系的遗传距离约3%。这是利用mt COI分子标记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首次分子鉴定。这些结果提示:(1)扶桑绵粉蚧可能是至少含有两个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2)新入侵我国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是该复合种内的一个隐存谱系或物种,且海南三亚和陵水种群可能不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扶桑绵粉蚧隐存谱系的发现对于该物种的分子鉴定及其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LPCC易受噪声干扰和不能反映人耳听觉特性的缺点,提出了新的抗噪声特征,实验表明,在各种信噪比(SNR)环境中,该方法的精度高于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和美尔倒谱系数(MFCC). 相似文献
3.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测序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扶桑绵粉蚧序列进行了比较。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物种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海南支系与佛罗里达支系;这两个支系的遗传距离约3%。这是利用mt COI分子标记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首次分子鉴定。这些结果提示:(1)扶桑绵粉蚧可能是至少含有两个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2)新入侵我国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是该复合种内的一个隐存谱系或物种,且海南三亚和陵水种群可能不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扶桑绵粉蚧隐存谱系的发现对于该物种的分子鉴定及其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宝库,是中国人民澎湃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高校土壤中生根发芽、传承发扬,学校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学习成效和实践价值推广,通过对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赓续发展的价值意蕴和作用优势的剖析,从机制体系、工作队伍、阵地使用、舆论宣传以及实践做法等方面,寻找出深化学习教育成效以赓续精神谱系的具体路径,以保障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高校传承不息。 相似文献
6.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测序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扶桑绵粉蚧序列进行了比较。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物种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海南支系与佛罗里达支系;这两个支系的遗传距离约3%。这是利用mt COI分子标记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首次分子鉴定。这些结果提示:(1)扶桑绵粉蚧可能是至少含有两个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2)新入侵我国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是该复合种内的一个隐存谱系或物种,且海南三亚和陵水种群可能不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扶桑绵粉蚧隐存谱系的发现对于该物种的分子鉴定及其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划分控制区域和选取主导节点是二级电压控制的基础。针对河南电网,基于谱系数平均距离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提出了一种电压控制区域的综合划分方法。利用一种考虑节点可控性和代表性加权的目标函数,给出了主导节点的选取方法。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河南电网的二级电压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文章从我国南方各地营造尺长(乡尺)与官尺的时代渊流入手,结合南方多元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初步建立起“尺系树”的意向概念和框架。以东南地域为例,将乡土建筑早期的形制遗风与“尺系树”蕴含的历史信息对比并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尺系树”之于我国南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意义、价值和途径,指出其在共时性区划研究中对历时性谱系问题所提供的重要视角和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入匠作传统的内在体系,揭示闽浙编木拱桥营造技艺的技术知识构成模型,阐述该技艺在闽浙匠作土壤中的传承与传播模式,并解释其在闽浙山区传统社会中稳定传承同时有限扩散的技术背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强化我国高速列车各车型间的关联性,完善谱系化建设,提升产品识别度,加强品牌建设,补充新车型的外形预测方法,节约研发、制造和运维成本。方法 以日本新干线列车头型为研究对象,按照聚类统计法对运营至今出现的16种头型进行谱系梳理,基于综合造型分析划分四个头型谱系特征区域及各区域内谱系特征的控制变量;运用线性插值建立列车头型谱系特征多目标外形预测模型。结果 通过构建高速列车头型谱系特征预测与外形生成方法,形成“提取—预测—生成”一体化的高速列车头型谱系化设计的多目标预测方案生成系统。结论 协同性能与造型设计的方法为中国高速列车外形设计提供新思路,助力我国高速列车头型谱系化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