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24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50篇
机械仪表   106篇
建筑科学   797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08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9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述欧美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及优秀经验,阐述我国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以我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创新改革为切入点,介绍两个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与艺术在共同缔造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现代高等教育必须把科学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论述了上述两种教育的结合与学科发展、提高和培养学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高校实现科技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气缸内三维流场的测量及旋流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中具有创造性、突发性、无意识性的特点,指出了创造性思维发挥的多少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成败。进而从积累知识,发现创造灵感;培养敏锐的感知力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在艺术设计中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法,分析了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黄姚古镇建筑的屋顶、檐下、门面、门窗及室内空间等装饰艺术特征,旨在启发人们对古镇资源加以全面保护,让黄姚古镇本土文化的经脉以建筑装饰的形式得以传承,为建筑装饰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和实施为依据,通过探究项目的文化特质和艺术特色,提出项目以理论先行、融汇贯通、创新设计为主导的实施要旨,分析了代表性作品的创新风格,进一步明确了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及创新设计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家居装修应如何营造艺术氛围,提出了家装前期简单、后期深入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湘南古民居是一种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民间建筑,附属其中的石雕艺术也凝聚了湘南先民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体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思想。石材质地、经济基础、时代审美、工艺水平等因素共同形成了湘南古民居中石雕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意大利著名家具设计师Marco Maran生平、设计理念以及最新设计作品的分析,指出设计师只有热爱生活,并将技术、艺术和生活完美结合,才能成就优秀的设计,并希望中国年轻年设计师能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居住的场所,人类的所有时间都是在室内和室外空间当中度过的。在解决生存危机和摆脱威胁方面,中国传统自然观具有较强的生态优势,同时,它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和手法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因此,本文从中国古代存在的自然观,尤其是儒释道三教的自然观来阐述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环境艺术技术和艺术方法的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