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3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note is a historical survey of Christopher Strachey'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mantic models of assignment and storage management in procedural languages.  相似文献   
2.
To speed up data‐intensive programs, two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namely nested loops parallelization and data locality optimiz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Effective parallelization techniques distribute the computation and necessary data across different processors, whereas data locality places data on the same processor. Therefore, locality and parallelization may demand different loop transformations. As suc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se two can generate much better results than each individual approach. This paper proposes a unified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these two techniques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loop transformation. Applying this transformation results in coarse grain parallelism through exploiting the largest possible groups of outer permutable loops in addition to data locality through dependence satisfaction at inner loops. These groups can be further tiled to improve data locality through exploiting data reuse in multiple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识别性能,提出运用局部保持投影(LPP)和核直接判别分析(KDD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掌纹识别.在小样本图像识别中,为了解决特征方程矩阵的奇异性,首先运用图像下抽样降低掌纹空间的维数,然后应用LPP提取掌纹局部结构特征作为KDDA的输入提取分类特征,计算特征向量间的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运用PolyU掌纹图像库,...  相似文献   
4.
张量局部判别投影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勇周  罗大庸  刘少强 《电子学报》2008,36(10):2070-2075
 经典的向量子空间学习算法是以数据流形的向量表示进行计算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数据流形从本质上而言是以张量的形式存在,因此基于张量子空间的学习算法能够更好地揭示流形内在的几何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张量子空间的学习算法:张量局部判别投影.首先构建类内和类间图,然后保持流形的局部结构并且利用数据的判别信息,推导出算法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迭代计算广义特征向量,解得最优张量子空间.在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主流人脸识别算法,在单样本条件下,当性能严重下降根本无法工作时,提出了一种结合Gabor和核监督局部保持投影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选取数据库中中性表情的近正面人脸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通过几何变换产生15幅虚拟样本,对每幅样本图像提取Gabor特征,采用核监督局部保持投影方法进行特征提取,欧氏距离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根据ORL数据库、Yale数据库和FERET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核监督局部保持投影(GKSLPP)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单极点、单零点以及共轭极点、共轭零点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单极、零点时以及共轭极点、共轭零点位于特定区域时,系统频率响应的幅频峰值,谷值的频率与极、零点位置所在频率严格一致.通过对多极、零点系统幅频响应的分析得出结论,出现幅频峰值,谷值的频率相对极、零点位置所在频率可能有偏移,但是仍然可以说:极点所在频率位置附近频率响应幅度出现峰值,零点所在频率位置附近频率响应幅度出现谷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加密图像检索方案未考虑不同密钥加密图像集的情况,基于局部敏感哈希、安全近邻及代理重加密技术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支持多密钥的加密图像检索系统(包含基础方案和改进方案)。所提方案不但提高了图像查询效率、精度,而且降低了查询用户的额外计算开销。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基础方案仅可抵抗已知密文攻击,而所提改进方案可抵抗已知背景攻击。基于实际数据集的实验性能测试表明,所提方案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应用于小样本人脸识别的2DLPP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PP是一种局部特征提取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中,然而在人脸识别中会遭遇小样本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人脸识别的二维LPP算法,直接对图像矩阵进行特征提取,既解决了传统LPP算法的小样本问题,又加快了特征提取速度.YALE人脸库和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2DPP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对光照、姿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东非(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铬钒钙铝榴石(察沃石)均赋存于新元古代莫桑比克变质带的钙质硅酸盐石墨片麻岩中。矿物学研究表明,东非察沃石为宝石级钒(±铬)钙铝榴石,以ω(V2O3)≈0.20%或ω(Cr2O3)≈0.30%为分界线可划分为钒钙铝榴石、铬钙铝榴石和铬钒钙铝榴石3类,其中以钒钙铝榴石为主。东非察沃石的晶体化学式为(Ca2.792~3.005Fe0~0.013 Mn0.008~0.080 Mg0.022~0.078)2.948~3.110(Al1.787~1.968Ti0.005~0.028Cr0.001~0.072Fe0~0.080V0.005~0.163)1.890~2.052[Al0~0.288Si2.712~3.017O12],可简写成Ca3(Al,Cr,Fe,V)2[SiO4]3;其端员组分为Grs87.61~96.79Gld0.16~5.66Uvr0.02~2.46Pyr0.73~2.68Sps0.28~2.75Adr0.00~2.71Alm0.00~0.43,表明它由钙铝榴石(87.61%~96.79%)、钙钒榴石(0.16%~5.66%)和钙铬榴石(0.02%~2.46%)组成。以往研究表明,东非不同国家所产的察沃石之间V/Cr质量分数比值存在明显差异,它们的化学成分是可变的,但同一矿床的V/Cr质量分数比值通常是不变的;并且它们还具有3组一致的δ^18 O值,依次为9.5‰~11.0‰、11.6‰~14.8‰和15.5‰~21.1‰,利用O同位素与V-Cr-Mn微量元素含量相结合的方法,可鉴别其地质和地理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产地软玉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软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MgO和CaO,类质同象替代使其还含有少量的FeO,K2O,Na2O和Al2O3等杂质成分.通过对中国各产地软玉晶体化学式的计算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发现其平均化学成分与透闪石的理论值接近,说明了软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软玉的产地及品种特征,尤其是Fe2 的类质同象替代使w(FeO)成为区分软玉产地和品种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