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金属工艺 | 9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7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为了揭示Al-C-N非晶薄膜的结构、导电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Si(100)基体上沉积得到了不同Al含量的Al-C-N薄膜。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所制备薄膜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采用四引线法测定了薄膜电阻率-温度关系和霍尔电阻率-磁场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薄膜为非晶结构,结构致密,没有明显的缺陷,薄膜中主要的化学键为C-N,C-C和Al-N键。薄膜的成分对其导电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当Al含量较低时,Al-C-N薄膜为p型半导体;当Al含量较高时薄膜转变为绝缘体。 相似文献
4.
5.
基于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器WaveBook系列是一种模块组合式的数据采集系统产品,可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选配不同的信号调理模块,与计算机及测试分析软件DasyLab组合成一套高性能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1压力测试系统组成的功能特点1·1压力测试系统主要组成选用的压力传感器为BPR40型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系统主要包括WaveBook516E数据采集器主机、应变信号调理模块WBK16SSH、笔记本计算机、选用数据采集分析软件DasyLab。动态压力测试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图1动态压力测试系统框图1·2硬件组成及主要模块功能特点(1)IBM计算机,软件Das… 相似文献
6.
通过DF4B内燃机车预热系统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指出了结构设计的不足及重点部件的保养方法 ,并通过应用中的实际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许多大型机械设备采用多台同型号电动机并联驱动,由于共用电源,经常出现某台电动机电流过大或过小,即出现电流分配不均的现象。这样既影响整套设备的正常使用,也易造成单个电动机的烧损或影响电动机发挥正常功率。通过对应用中架车机出现此类故障的分析,提出了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并通过控制电路的改进,提出了发生此类故障时对整套设备进行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国产核级主管道不锈钢Z3CN20-09M中奥氏体/铁素体相界面在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扫描电镜原位拉伸技术对核级主管道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的组织形变、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进行原位观察,对断口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拉伸过程中,微裂纹优先在杂质颗粒和相界位置萌生.当铁素体/奥氏体界面垂直于拉伸方向时,裂纹倾向于沿相界萌生,并沿相界扩展;当铁素体/奥氏体界面平行于拉伸方向时,微裂纹在相界开裂,并垂直于界面扩展,主裂纹发生偏折,界面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叶片裂纹故障振动信号特征,提出特征模态函数的双谱分析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分解,产生一系列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对含有高频信号的高阶IMF分量进行重构,利用双谱提取叶片裂纹的振动信号特征。通过仿真信号和实验分析,验证叶片裂纹产生的高频冲击对叶片振动信号高频部分双谱的影响,证明IMF分量双谱分析的有效性,为风电叶片正常状态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技术对两种硬质薄膜(AlTiN多层薄膜和AlCN非晶薄膜)样品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的AlTiN多层薄膜由两种氮含量交替变化的膜层构成,尽管交替的两层中氮含量不同,但每一单层都为纳米晶包含在非晶点阵中的纳米复合结构,不同之处是低氮含量层中纳米晶密度较小;生长在单晶硅基体(100)晶面上的非晶AlCN薄膜,在膜基界面处硅基体上出现应力畸变层,应力畸变层厚度很薄,约3~5个原子层。比较Si的应变层和非应变区的傅里叶变换结果,片状的应变层产生形状效应,使得傅里叶变换图中斑点沿垂直于片状应变层方向拉长成线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