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利用堆焊熔敷技术生产制造立柱中缸。针对立柱中缸的结构特点,提出堆焊具体方法、方案,并从理论上分析了27SiMn管堆焊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结合生产实际过程,就焊材、焊接工艺、焊后热处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同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3.
露天矿操作类岗位的定员一般按设备数量和作业方式确定,维修、选煤定员一般按经验确定。但露天矿由于地质赋存等原因,生产剥采比不同,用传统的原煤工效评价定员精简与否不尽合理。为此,根据国内大型露天矿的实际人员情况,对维修、选煤、管理等按经验确定定员的部门对标分析,并提出全员采剥工效的概念评价全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以热轧无缝钢管为坯料的高精度冷拔油缸在液压支架千斤顶上的应用,并从选材、工艺过程,应用机理,产品的机械性能、防腐性能及节约降耗等几个方面,阐述采用高精度冷拔技术生产制造支架千斤顶油缸能够满足其使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7.
吨煤投资是评价露天矿基建投资合理性的最重要指标,经济计算期生产成本是评价露天矿生产期经济效益的最重要指标,二者一起构成了露天矿的主要经济评价指标。但是露天矿的赋存条件不同,导致露天矿的基建量和生产剥采比不同,单独使用吨煤投资和经济计算期生产成本,很难量化比较赋存条件不同的露天矿开采工艺选择是否合理。为此,首次提出"单位采剥量设备投资"和"单位采剥量生产成本"两个概念,以对比生产剥采比不同的露天矿开采工艺选型对投资和成本的影响,定量地研究开采工艺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9.
以煤液化残渣(CLR)为原料制备CO2吸附剂,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经济性和环保价值。本文采用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为碳源,通过预氧化、炭化活化等工艺,制备出了吸附性能较优的CO2吸附剂。利用热重分析仪(TGA)、低温氮吸附仪(BET)、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吸附材料的微观形貌、孔径结构以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显示,低灰分液化残渣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微孔结构,更有利于CO2的吸附。以低灰分液化残渣为原料,在较优活化条件下(活化剂/原料质量比为1∶1、升温速率5℃/min、活化时间1h)制备的CO2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40℃、15%(体积分数) CO2模拟烟气条件下的CO2吸附容量为4.47%(质量分数),在0℃、1bar (1bar=105Pa)条件下的CO2吸附容量可高达27.70%(质量分数),低温吸附性能优异,吸附速率快且具有良好的循...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