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的三氯乙酸终止液,对木瓜蛋白酶酶活的影响。通过使用两种检测方法,不同配方的三氯乙酸终止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两种不同配方的三氯乙酸终止液所得的结果相差2倍多。用不同稀释浓度的三氯乙酸终止液,在高浓度时,不同浓度的三氯乙酸终止液得到的结果差别很大,随着三氯乙酸浓度的降低,所测得的酶活不断升高;但是在低浓度时,不同浓度的三氯乙酸终止液得到的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晚期胰腺癌的任何治疗均为姑息性治疗,明显延长生存期的可能性不大,治疗目标在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疾病相关症状。不提倡采用可造成较大不良反应、疗效不大的剧烈治疗手段和药物。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好,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症状明显,同时不良反应小,符合这一治疗原则。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3.
IC产业未来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可阻挡的趋势.正是这些趋势在决定着IC设计的未来,也决定了设计代工必然会兴起,这些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4.
郭彦君  李槐 《工业加热》2019,(11):1105-1109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TACE所致皮肤与皮下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的因肝脏恶性肿瘤而行TACE治疗的病例,检出TACE所致的皮肤并发症病例。结果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共对1 60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TACE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仅占0.25%。其中,2例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与肝镰状韧带动脉有关,2例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分别由肋间动脉灌注化疗及代替肝右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并发症轻者通常只需行局部对症处理即可,重者可能需行局部清创术。结论 TACE可导致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应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评价联合治疗间隔时间对于患者TACE治疗的影响。方法 5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于2008年7月—2011年5月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患者联合治疗前后TACE治疗间隔时间。结果 截至2011年12月31日,5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0 d,联合治疗后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112 d,最长间隔时间648 d,联合治疗前患者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69 d。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TACE治疗间隔时间,使患者得到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所致皮肤与皮下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的因肝脏恶性肿瘤而行TACE治疗的病例,筛检出TACE所致的皮肤并发症病例。结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对1 60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仅占0.25%。其中,2例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与肝镰状韧带动脉有关,另外2例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分别由肋间动脉灌注化疗及代替肝右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并发症轻者通常只需行局部对症处理即可,重者可能需行局部清创术。结论 TACE可导致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应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索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评价联合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不能手术切除的50例HCC患者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次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截至2011年12月,5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0 d,按照mRECIST标准评价,34例患者病变进展,中位TTP(mTTP)为210 d(95%CI:159 ~ 261 d),36例患者存活,未达到中位OS(mOS)。治疗前患者无肝外转移的mTTP为316 d,有肝外转移的mTTP为172 d,Kaplan?蛳 Meier法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10.653,P = 0.001);COX回归法单因素分析风险比为0.321,(95%CI:0.157 ~ 0.658,P = 0.002)。50例患者中46例服用索拉非尼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反应29例(58%)、乏力27例(54%)、腹泻20例(40%)、高血压19例(38%)等,共出现3级不良反应32例次,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联合治疗前患者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69 d,联合治疗后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112 d。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HCC有一定疗效,尤其是治疗前无肝外转移的患者可以明显延长TTP,安全性好,延长了患者TACE治疗间隔时间。尽早联合使用索拉非尼,可提高疗效,使患者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些以此为基础的新型服务业开始发展起来,而Web数据也迅猛增长。新时代下Web数据背后隐藏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对Web数据进行集成和挖掘也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中,笔者介绍了Web数据的相关概念,并就其集成与挖掘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姚雪松  李槐 《工业加热》2012,(3):177-179
【摘要】 目前,临床上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的治疗多采用介入疗法,近几年兴起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在治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介入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均为导致肿瘤坏死,但病灶总体积往往保持不变甚至增大,采用传统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估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RECIST)已不能满足准确、全面评估其疗效的需求,常出现低估疗效或假阳性进展的结果。改良RECIST标准以“存活肿瘤”对靶病灶进行疗效评价,能更准确、全面地评价肿瘤内部的变化。对于介入治疗和靶向药物等治疗,改良RECIST标准的评估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C臂CT技术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3月对8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TACE治疗时采用C臂CT扫描。通过评阅C臂CT平扫、动脉早期、动脉实质期图像及后处理图像,观察TACE治疗后肿瘤病灶存活、碘油沉积、供血动脉栓塞等情况,评估TACE疗效。结果 80例患者C臂CT扫描检出病灶139个。TACE治疗后,75例患者的128个病灶(128/139,92.09%)C臂CT扫描即时评价疗效结果满意,其中存活肿瘤较少78个、中等29个、较多21个;碘油沉积致密64个、中等39个、稀疏25个;栓塞治疗后肿瘤血供明显减少101个,无明显减少27个。结论 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行C臂CT扫描,可以便捷、准确、全面的观察病灶存活肿瘤、碘油沉积、供血动脉栓塞是否完全等情况,可作为TACE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