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食源性微生物污染物分布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纳米酶是新一代人工合成酶,因其既具备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又兼具天然酶的高催化性能,并且还有稳定性高、易于表面修饰、生物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使得其在杀菌抗炎、环境治理、分析检测、绿色合成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比色,拉曼,电化学等多种传感测试手段,结合纳米酶的高催化性能,可将微弱的检测信号放大,从而实现低含量组分的现场快速测定。随着人们对纳米酶催化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功能性纳米酶被相继开发,必将带动高效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纳米酶的食源性微生物的传感策略的最新进展,着重于不同类型纳米酶的检测机制以及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基于纳米酶的食源性微生物传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武汉市某公司提供的三通断裂件失效原因,首先用三维制图软件绘制了三通的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断裂三通失效不是因载荷过大引起的,可能是材料性能不合格或者是材料存在严重缺陷导致的.然后对材料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材料硬度、断口形貌、微区元素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三通材料镍质量分数少于1.05%,远低于国标镍质量分数大于8%的要求,使不锈钢材料防止电化学腐蚀的能力下降;断口处检测有氯离子存在,且三通存在应力腐蚀现象,有裂纹产生;裂纹扩展到一定尺寸,导致三通发生瞬时断裂. 相似文献
3.
数据维度的增长会加大数据处理难度,导致教学质量评价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教学数据,然后采用粗糙集对挖掘结果进行属性约简,以提升教学评价效率。基于数据处理结果,建立面向教学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获取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评价结果更加精准,评价误差始终保持在2.5%以下,且效率较高,最短评价耗时仅为10.3 s,明显优于现有方法,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建筑设计,成为当前建设规划与节能设计的主要目标。本文对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思路,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先对景观钢桁架用Q345钢进行热浸镀锌,再进行硅酸盐钝化.研究了硅酸钠溶液中SiO2与Na2O物质的量比[n(SiO2)/n(Na2O)]对钝化膜微观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钝化后的热浸镀锌层表面未发生显著变化.当n(SiO2)/n(Na2O)为3.0~4.0时,试样的表面形貌较佳,无微孔缺陷.随着n(SiO2)... 相似文献
7.
采用标准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双钙钛矿氧化物Sr_2FeMoO_6(SFMO)以及Sr_(1.90)Eu_(0.10)FeMoO_6(SEF-MO)。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单相性,四方晶系,空间群是I4/m。SFMO和SEFMO的有序度_η分别是91.8(6)%和86.1(7)%。居里温度(T_c)分别是364和362K。SFMO中Fe~(3+)/Fe~(2+)和Mo~(5+)/Mo~(6+)的比例分别是1.806589和4.073547,SEFMO的比例是1.646088和2.634589。 相似文献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