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永芳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4):131-13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类教学软件的出现给教师带来了各种挑战,也给学生带来了各种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导致以前的传统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数学课堂也不例外,GeoGebra软件的出现给数学分析课堂带来无穷乐趣,同时也解决了以前很难理解、解决的问题.GeoGebra软件有电脑版、手机版,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作图,随时随地学习,对于数学分析教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以鸡腿菇子实体为原料,研究其蛋白的提取工艺及特性。以提取液pH值、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提取鸡腿菇子实体蛋白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鸡腿菇子实体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pH11.5,提取温度5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50min,此时蛋白提取率为24.3%。在pH3.5条件下沉淀蛋白效果最佳。对制备的鸡腿菇子实体蛋白特性的分析表明: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50~90ku,20~35ku和13~17ku等区间内;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40.5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为0.68,为理想蛋白质,且其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SRC)为80.69;在碱性条件下,鸡腿菇子实体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烹饪方式对马铃薯中的抗性淀粉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科学评价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与选择合理的烹饪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将马铃薯清洗、去皮、切割,以炒、烧、炸、蒸、焯的方式进行烹饪,采用AkerbergAKE法测定烹饪前后马铃薯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变化、计算保留因子,采用国标方法分析烹饪前后马铃薯中总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的含量变化。马铃薯经烹饪处理后,抗性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经炒、烧处理后,抗性淀粉保留因子较高,分别为34%、30%,而经炸、蒸、焯处理后保留因子较低,其中焯制后保留因子最低,为24%;不同烹饪处理后,马铃薯的总淀粉、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水分、脂肪含量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结果表明,马铃薯经不同烹饪处理后,抗性淀粉、总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等含量均发生变化,并且经不同烹饪方法处理后,含量变化又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6.
运用HPLC-PAD-MS技术对宁海白枇杷花中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共检测到6种主要酚类化合物,4种被鉴定。其中,异槲皮苷含量最高,达到1.536mg/g;绿原酸0.5550mg/g;槲皮苷0.5836mg/g;槲皮素含量较低,0.2294mg/g。通过回收率试验、系统稳定性试验及日间精密度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各物质的回收率在90.3%~101.2%之间,方法准确性好;各标品峰高及峰面积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n=3),系统稳定性较好;各标品保留时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日间精密度良好。本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枇杷花中酚类物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8.
以市售淡水鱼为试材,建立水产品中还原糖(葡萄糖、核糖)、磷酸化糖(磷酸化核糖和磷酸化葡萄糖)和蔗糖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对鱼肉中各糖进行检测,建立鱼肉中糖的高效液相示差折光分析法检测法。将鱼肉分成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两个部分,用乙醇/水提取鱼肉中各糖物质,经树脂吸附处理后,对鱼肉中各糖物质进行分析。磷酸化糖检测,首先用碱性磷酸酶脱磷酸化,然后用同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各糖物质分离效果较好,方法学验证,各物质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70.2%~98.5%之间,重复性RSD均小于5%。 相似文献
9.
10.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微凝胶体系通过岩石孔隙介质流动时的成胶和流动特性,建立了不锈钢筛网层模拟流动成胶实验方法。使用5段不锈钢筛网层组成闭合回路,让微凝胶溶液以一定流速保持连续循环流动,模拟研究低浓度微凝胶体系的循环流动成胶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流动方法能够模拟微凝胶体系的流动成胶性能,而且表现出特征明显的三个流动成胶阶段:预交联期、流动成胶期和稳定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