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篇 |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59篇 |
金属工艺 | 8篇 |
机械仪表 | 14篇 |
建筑科学 | 39篇 |
矿业工程 | 73篇 |
能源动力 | 10篇 |
轻工业 | 86篇 |
水利工程 | 7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Nanostructured CuO film was prepared using glass or stainless steel slices as substrate via a simple ammonia-assisted solution route at 60 °C. The obtained CuO film was made up of well-crystallized nanosheets of 50-360 nm in thickness and 0.7-4.5 μm in width. The reaction time and the substrat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not only on the thickness, width, arrangement of the nanosheets but also on the morpholog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s. The CuO film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TEM, XRD, IR,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纸产品市场的景气度降低,采取节能降耗措施降低纸产品成本成为造纸企业关注的焦点。其中,烷基烯酮二聚体(AKD)施胶由浆内改至表面施胶,部分或全部取代浆内烯基琥珀酸酐(ASA)或AKD施胶就是重要措施之一,但由此产生的水解严重、与表面增白剂反应、施胶延时、降低纸板强度和假施胶等问题随之而来,造成施胶机上料系统脏、杂质多、压力筛压差频繁升高、密封刮刀堵塞、施胶辊局部断料、断纸多,纸机效率和成纸质量受到影响。该文结合应用实例论述了采用丙烯酸酯类表面施胶剂取代AKD表面施胶,协同浆内施胶一起解决成纸的吸水性,并能有效解决AKD表面施胶产生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7.
振动裁切工艺过程中的细微分割效果,减小了一次性裁切面积,降低了裁切抗力。本文通过对振动裁切工艺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对比分析了普通裁切与振动裁切过程中裁刀与纸叠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裁切速度小于裁刀的最大振动速度是实现振动裁切效果的前提条件,对比分析了振动裁切和普通裁切时裁切力的大小,得到了提高振压力可减小裁切抗力的结论。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振动裁切机构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对影响裁切力大小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各项参数的优化值,其中裁刀体振动幅值比优化前有略微降低,而速度和加速度幅值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阳离子淀粉具有资源丰富、价格适宜、可以降解、带正电荷、制备工艺成熟及取代度可调等优点,目前在造纸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该文综述了阳离子淀粉在造纸浆料中作干强剂和助留剂、造纸表面施胶中作表面施胶淀粉、造纸涂料中作涂布淀粉;造纸用施胶剂ASA和AKD中作乳化剂、造纸废水处理中作絮凝剂等的应用情况,并用实例介绍了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史启朋;范建国;石凤凤;王学森;郑慧铭;孟甲;宋帅良 《工程科学学报》2025,47(5):1137-1150
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将逐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向发展清洁、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为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地热资源,本文以济宁煤田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煤田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煤矿开采以及排水后腾出来的空间作为“热储层”,采用热储法和回收率法计算了各矿山的地热资源量、可采储量,评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济宁煤田地热资源储量为1.05×1015 kJ,折合标煤3.60×10~7 t,可采地热资源量为1.05×1014 kJ,折合标煤3.60×10~6 t,可减少CO2排放量8.59×10~6 t;煤田内各矿山平均可采资源量潜力为6.82×1010~3.13×1011 kJ?km-2,地热开发利用程度低,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针对生产矿山总结提出了矿井回风热能利用和矿井排水余热利用2种技术方案,针对闭坑矿山提出了“取热不取水”和“取热不耗水”2种地热利用技术模式.以典型煤矿为例,根据矿山井下巷道开拓空间分布特征,副井、充填孔、巷道井、直排井、地面排水管道及工业广场建筑物的供暖改造条件,阐明了煤田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初步建成地热供暖示范工程,可供暖面积5.0×10~4 m2,年利用地热资源量节约标准煤118.04 t,减排二氧化碳281.64 t,实现“取热不耗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新模式.为矿山地热能综合利用、矿山绿色转型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