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535篇
水利工程   257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6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RNG紊流模型,对不同压力进口条件下的某新型灌水器内部流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选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并得到该新型灌水器水头损失和流量关系以及上下游压差力和流量的关系,可以为微灌灌水器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甲醇法制备文冠果种仁油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超临界甲醇法制备文冠果种仁油生物柴油时温度、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助溶剂对油脂转化率影响,并对制备生物柴油样品进行质量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油在超临界甲醇中较为适宜转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0℃,醇油摩尔比40∶1,反应时间15 min,油脂转化率为91.25%;且生物柴油样品多项理化指标基本达到美国ASTM生物柴油标准,并与中国0#柴油标准接近。  相似文献   
3.
优化酶催化甘油解法制备甘油二酯马油的工艺。以粗马油、甘油为原料,脂肪酶催化合成甘油二酯,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以甘油二酯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底物比(粗马油∶甘油)、反应温度、加酶量及反应时间等工艺进行优化,并用CS-9301薄层扫描仪,对甘油二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甘油解法制备甘油二酯马油的最佳条件为粗马油∶甘油(1∶0.5),加酶量为每克粗马油400U脂肪酶,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40℃,所得甘油二酯马油中甘油二酯的含量达44.18%。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核桃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条件对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还原能力为考察指标,使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添加量对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工艺的影响。经过优化得出最优酶解条件为:温度51℃、pH值8.13、底物浓度3.16%、酶添加量3.30%,在此最优条件下核桃多肽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5.9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7.85%、还原能力为55.34%。在10mg/mL的浓度下,核桃多肽的还原能力是VC的55.3%,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VC的93.8%和52.2%。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仁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借助响应面法研究了预处理工艺对核桃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处理时间19min、热处理温度53℃、磨浆时间8min,在此条件下核桃油的提取率为54.83%。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马奶为原料,通过考察接菌量(乳酸菌/酵母菌)、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糖添加量单因素试验对马奶酒发酵的影响,并借助响应面设计,研究接菌量(乳酸菌/酵母菌)、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马奶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分别为接菌量(乳酸菌/酵母菌)3%∶5%、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80h、糖添加量6%。马奶酒酒香清雅,微酸爽口。  相似文献   
7.
初步研究了微波处理对哈密瓜汁中POD、PPO、LOX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控制微波处理温度不超过48℃时,最优处理组合为微波处理时间40s、微波处理9次、pH值3.5。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大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在pH为3~5时较稳定,在pH为8~11时稳定性比较差;大蒜素对热不稳定,尤其当温度高于100℃时;有机溶剂和调和油对大蒜素有稳定作用;糖类对大蒜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以β-环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的保护作用最佳;添加0.5%~1.0%的VC对大蒜素有保护作用,而当添加量大于1.5%时,大蒜素含量下降迅速。  相似文献   
9.
采后果实链格孢属真菌病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spp.)可引起多种果实采后发生病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异常严重,因此防治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采后果实病害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将着重介绍国内外研究中采后果实链格孢属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采前防治,采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及联合防治等,并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使用新的、有效的组合方式来提高防治效果,增强果实抵抗链格孢属真菌的能力,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提升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花青素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普遍分布于植物花瓣、果实、茎和叶等器官中,也是天然色素的一种,被广泛应用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因此,文章以葡萄皮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新疆木纳格葡萄皮中花青素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溶剂为15%酸性乙醇,微波功率为800 W,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为90 s,浸提温度为65℃,提取次数为2次.花青素稳定性研究表明,光照条件下花青素稳定性较差;高温对花青素有降解作用,60℃以下稳定性良好;pH值为5时花青素稳定性好;金属离子Cu2+和Al3+对花青素的稳定性影响显著;苯甲酸对花青素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