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轻工业 | 380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生物产生的功能食品添加剂──PUFAs李东,孙健,彭沈军(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生物工程高技术室北京,100054)一、前言微生物脂类是具有不同性质和重要生化功能的化合物。利用生物工艺开发微生物脂类产品,必须考虑与从农业资源获得的类似产品竞争。可与植物...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牡蛎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蛎干粉的提油率及牡蛎粉中三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及GLA)的提取量(mg/g牡蛎粉)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夹带剂的选择和用量百分比、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蛎粉中DHA、EPA和GLA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蛎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最佳条件为:夹带剂为无水乙醇,夹带剂用量百分比为2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20min,收集压力30MPa,收集温度50℃.在此务件下,牡蛎干粉的提油率为8.14%,三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量达到22.26mg/g. 相似文献
3.
4.
5.
6.
苏子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尿素富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尿素富集法,使苏子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由原来的76.9%提高到99.9%,亚麻酸含量由64.7%提高到90.9%。从而使脂肪酸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8.
小品种食用油的脂肪酸营养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论述了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ω-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ω-6 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PA)的特殊营养功效,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小品种食用油的脂肪酸营养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鱿鱼加工废弃物中提取的鱼油酸值高,使其应用受限这一现状,采取先酯化以降低其酸值,后脱酸、脱色、脱臭的方法对其进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酯化过程中各因素的最适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8%(W/W),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80℃,该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0%左右。精制后鱼油酸值显著下降,澄清透明呈淡黄色,略带鱼腥味,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鱼油的SC/T3502-2000标准的精制鱼油一级要求。应用气相色谱分析精制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达38.34%,其中C20∶5(EPA)和C22∶6(DHA)的含量分别为11.49%和22.14%。 相似文献
10.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活性,尤其是ω-6和ω-3系列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取PUFAs非常重要,也是油脂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酶法分离纯化PUFAs是一种环保、高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本文综述了酶法纯化ω-6和ω-3PUFAs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阐述了酶法催化水解、酶法选择性富集以及其它几种能和酶法有效结合、共同分离纯化PUFAs的物理化学方法,同时通过论述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PUFAs的纯化进展证明了酶法在该领域内具有很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