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39篇
化学工业   1156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58篇
轻工业   622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89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2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含木质素镁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镁工业废水使木浆黑液(≥12°Be)絮凝成木质素沉淀物,并用于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  相似文献   
3.
竹材丙酮法木质素高效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利用丙酮提取竹材中的木质素,丙酮通过蒸馏回收后,可以反复利用;而通过蒸馏,得到的高纯度的木质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基本上无三废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当丙酮浓度为80%,液固比为10∶1,在最高反应温度160℃下保温3h,降解木质素的效果最佳;为解决制浆造纸行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提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非木本木质素磺酸镁对水泥净浆和砂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光谱法等测定了非木本木质素磺酸镁的结构特征参数,研究了其对水泥净浆和砂浆性能的影响,并与木本木质素磺酸钙进行了对比。非木本木质素磺酸镁结构中的甲基、酚羟基、芳香环比木质素磺酸钙少;特性黏度为 0. 61mL/g,仅是木质素磺酸钙的 61%;磺化度为 0 78mmol/g,比木质素磺酸钙低约 40%。木质素磺酸镁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为 49 82mN/m,起泡性能与木质素磺酸钙相近。非木本木质素磺酸镁对水泥净浆和砂浆减水分散作用为木本木质素磺酸钙的 86 6% ~91 1%。但掺质量分数 0 5%的木质素磺酸镁的砂浆, 28d的抗压强度比掺木质素磺酸钙的高 70 5%。  相似文献   
5.
王艳 《人造纤维》2004,34(6):38-40
对于杨木的一些木质成分进行球磨结果的评估是通过比较球磨粉和威列磨法得到的40-60、60-120和120以上箔目获得。球磨粉的组成是变化的,这与文献数据一致:当多糖含量减少时,亲油的和水的萃取物增加。至于羧基含量,大部分酯性羧基要转化为酸性和盐性羧基。多糖与木质素的键的断裂,是由于木质素易分裂,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目前使用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香草酸、香草醛和阿魏酸生产愈创木酚的方法,并进一步阐明了生物发酵法生产愈创木酚的基本代谢途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居里点裂解反应器进行纤维素、木质素及不同混比样品(30%、50%和70%)的热解实验,利用在线气相色谱对CO、CO2和C1~C5烃等轻质产物产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理论预测.结果显示:两者共热解对轻质产物的形成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促进CO、CO2和C1~C5烃的形成,而共热解对残渣形成的影响与混合比例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木质素单独热解所得CO和CO2产率(4.03%和1.07%)高于纤维素单独热解所得CO和CO2产率(3.23%和0.67%),两者共热解有效促进了CO和CO2的形成,且在纤维素与木质素等比例混合(50%cel)共热解时获得最高产率(4.63%和1.25%);C1~C5烃总产率则随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纳米木质素替代率对木质素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pH值、固含量、游离醛含量、黏度、官能团和胶合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碱木质素替代苯酚复合胶黏剂试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木质素替代率增加,木质素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的pH值、黏度和剂游离醛含量逐渐上升,固含量逐渐减小;纳米木质素/碱木质素替代不会对复合胶黏剂的结构产生影响;随着纳米木质素替代率增加,复合胶黏剂试件的最大破坏荷载、干胶合强度和湿胶合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纳米木质素替代率为40%时取得最大值。纳米木质素替代苯酚制备复合胶黏剂的效果优于碱木质素,更适合在室内设计规划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生物质木质素磺酸钠和己二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活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再采用沉淀法在孔结构中嵌入氢氧化铁,高温煅烧后制得铁氧化物/生物质衍生多孔碳(Fe3O4/C)复合材料.将Fe3O4/C复合材料涂覆到不锈钢网上制备Fe3O4/C复合材料电极,利用三电极系统对Fe3O4/C复合材料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评价,利用两电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