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7篇 |
免费 | 13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5篇 |
化学工业 | 40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轻工业 | 63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与夏涛交谈受益匪浅。虽然他所开发的产品有许多难懂的专业术语,但经他通俗的解释和恰当的比喻,使我学到了诸多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同时,又使我了解到“诺金科”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
缫丝蛹油的理化性质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缫丝蚕蛹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测定了3种蛹油样品的碘值、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研究了缫丝蛹油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从超蛹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以α-亚麻酸、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2%~75%;以缫丝委蛹油灌胃治疗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低、高剂量蛹油组小鼠体重增加,血糖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降血糖效果与格列苯脲相当;低、高剂量蛹油组糖尿病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比模型组有所提高,小鼠血清及肝脏SOD活性升高,抑制了MDA的产生.超临界CO2萃取的蛹油作为一种富含ω-3型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功能性油脂,对开发降血糖新资源功能食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建立麦胚降血糖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及鉴定活性多肽的结构组成。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麦胚蛋白,得到降血糖多肽,并进行降血糖动物实验。超滤获得高活性组分,离子交换吸附实验选择最佳的树脂,并对麦胚降血糖肽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分离,SephadexG-25和SephadexG-15分离,再经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分离高活性成分。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鉴定活性多肽的结构组成。结果显示酶解麦胚蛋白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性IC50为10.98?mg/mL,能够缓解糖尿病小鼠的症状。超滤获得分子质量小于5?kDa的高活性组分,IC50为1.60?mg/mL。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效果最好,2.5%氨水的洗脱率为98.13%,通过动态离子交换吸附分离后,活性显著提高,IC50为0.30?mg/mL。通过SephadexG-25和SephadexG-15分离得到高活性组分,经RP-HPLC分离得到8?个组分(峰),其中1号峰的活性和含量都最高,IC50为0.098?mg/mL。HPLC-ESI-MS结果显示m/z?274.45的丰度比较高,经离子碎片拼接,共有7?种多肽,其中二肽有1?种,三肽有6?种。本研究对于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几种茶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对比白茶、绿茶和红茶粗制多糖(crude tea polysaccharides,CTPs)的降血糖效果及机理。方法:分别选取寿眉、龙井、白琳工夫作为白茶、绿茶和红茶的代表,制备粗多糖。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研究粗制茶多糖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葡萄糖耐量和胰腺组织病变情况的影响,qPCR测定小鼠肝脏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CTPs均具有降血糖功效,白茶、绿茶、红茶多糖的空腹血糖下降率分别为47.0%、47.8%、36.7%;CTPs均可改善小鼠葡萄糖耐量,下调Foxo1、G6Pc、PEPCK和TXNIP基因的表达量。结论:本实验剂量条件下,研究所选粗制茶多糖提取物均具有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多糖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南方红豆杉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HepG2细胞和α-葡萄糖苷酶作为体外受体模型,研究南方红豆杉多糖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药材中多糖的含量为1.75%,无水葡萄糖在1.507~13.563 μ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7.54%,RSD为1.60%;以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作为阳性药,南方红豆杉粗多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促进作用,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粗多糖抑制活性(IC50 38.61 mg/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IC50 1081.41mg/L),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比较研究各种不同提取方法下的苦荞黄酮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分别对苦荞总黄酮溶液、苦荞水溶性黄酮溶液、苦荞醇溶性黄酮溶液用α-淀粉酶进行体外活性抑制作用试验,并绘制抑制曲线,所得的结果与阿卡波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阿卡波糖、苦荞总黄酮、苦荞水溶性黄酮、苦荞醇溶性黄酮对α-淀粉酶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095、0.086、0.10、0.202 mg/mL。本研究为三种提取产物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南瓜多糖对不同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瓜多糖对不同试验性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并研究其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降血糖试验采用四氧嘧啶、肾上腺素、地塞米松3种糖尿病模型,对试验小鼠灌胃PPS 200 mg/kg,观察不同给药时间小鼠的血糖、肝糖原、胰脏胰岛素等指标。结果:PPS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胰脏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肝糖原值保持正常水平;PPS能够显著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的高血糖(P0.01);同时,PPS能够降低由地塞米松引起的糖尿病小鼠口服糖负荷后血糖的峰值,加快血糖水平回落的速度。结论:PPS可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增加小鼠的肝糖元合成,改善糖耐量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或增加肝组织对糖的转化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