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2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水利工程 | 15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河川径流实时预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河川径流实时预报,建立起河川径流实时预报的BP网络模型,并针对经典BP算法所存在的缺陷,采用共轭梯度优化和误差反向传播训练算法,使得所建立的BP网络模型的收敛性大为改善,消除和避免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局部优化问题.利用西大洋水库1975~1995年的入库径流系列资料,对所建立的BP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同时探讨了网络结构对网络模型预报结果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和对比分析,表明BP网络模型比HG分析模型和相关图法更优越、更具有实际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在对季节性河流的基本概念、空间分布和主要分类系统阐释的基础上,揭示了季节性河流水量、环境和生态等多要素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即生态平衡理论、群落演替理论以及生态系统调控理论;给出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即问题导向、三方联动和多水统筹;提出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3+6+1”集成化方案的总体框架:“3”为水域、岸带和陆域联动体,“6”为技术层面的6类措施,即配置节约、控源截污、岸线提升、内源治理、织网连通和生态修复,“1”为智慧管理体系建设。基于该框架,提出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与管理的具体方案,识别了其重点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分配准市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重点探讨了在准市场情况下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分配的理论和模型,在比较计划分配与市场分配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说明中线建立准市场水量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和水市场机制两种配置方式的优势和中线水量调度自身特点,建立了中线准市场水量分配模型。通过求解非线性最优化方程,研究了模型求解思路和方法,证明求得的解是Nash均衡解。最后阐述了准市场模型对中线水量调度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天然径流演变对河流生态系统和生态条件进行定量分析是目前河流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本研究采用长江宜昌站1978年-1991年实测日径流资料,从中提取径流演变统计特征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统计特征量进行降维,通过对流量机制特征量主成分与长江中下游各省水产业总产量及其增长率的回归分析,发现:径流演变特征值与水产业总产量之间显著相关,径流演变特征值与水产业增长率存在显著的滞后性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径流演变对于中下游河流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当前,我国水资源监控能力总体薄弱,缺乏完善的监测系统和全面的监测信息,尚未形成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的监测、计量和信息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度的落实.通过分析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水资源信息“全国一本账”的理念,研究了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功能需求,探讨了其支撑“三条红线”管理的实施策略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