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系统谐波检测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确、实时地对电力系统谐波进行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电力系统谐波测量的基本方法,对近年来电力系统谐波检测的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对电力系统的谐波测量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3.
4.
提出采用感性耦合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电缆故障在线诊断的方法,解决现有非接触式诊断中容性耦合信号衰减量大、诊断效果不佳问题。相比于接触式诊断,非接触式诊断避免了诊断装置与待测电缆的电气连接问题,更安全更方便。首先基于感性耦合主要影响因素(互感、宽带信号耦合能力),理论分析理想条件下感性耦合与接触式直接注入式诊断效果一致时,耦合器的材质及参数特性,对感性耦合器进行了分析设计;进而分析和仿真验证即便在耦合器实际寄生参数影响下,其衰减程度依旧小于容性耦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感性非接触式故障诊断检测率可达93%以上、定位误差在0.42 m以内,该方法具有高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LLC变换器中谐振元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LC谐振变换器具有开关管零电压开通,整流管零电流关断,适合于宽电压输入等优点,易实现高频化和高功率密度。这些良好性能的实现需要对谐振元件进行合理设计,但其设计过程复杂,是LLC谐振变换器设计的难点和重点。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工程软件MathCAD给出了LLC谐振变换器简洁、快速的谐振元件设计流程,并从工业应用角度给出集成了谐振电感的变压器设计等效模型。最后,设计了一台直流输入230~350V,直流输出7 V/30 A的LLC谐振变换器样机,验证了该设计流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准确且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电弧特征的阻抗模型,对于电弧故障定位与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电弧阻抗模型无法反映出间歇性和完整噪声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含分段噪声的间歇性电弧阻抗模型。首先,通过对阻性负载条件下间歇性直流电弧的实验数据进行时频域特征分析,其结果表明时域上电弧阻抗随电流变化且随机性较强,频域上电弧噪声在高、低频段呈现的频谱分布存在差异。然后,提出了具有概率分布规律的阻抗模型以反映电弧在时域上的随机性与间歇性,同时采用分段噪声模型来体现其频域上噪声频谱分布的特点。最后,基于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同时在时域和频域上准确刻画出间歇性电弧的随机特性。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课程的创建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为指导,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从修订课程内容和教材入手,组织建设互动式课件,加强课程实践建设,提高课程师资水平.努力把该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和我校的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9.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的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是航空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航空供电系统包括发电、电能变换和配电等多个重要环节,该课程最突出特点是系统性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从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分析和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突出系统性的概念,而不局限于部件的性能分析;应联系实际科研情况,阐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1台用于航空起动发电系统地面实验30 kW切向磁钢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论述了实验电机系统工作在120°电角度导通方式时,理想状态下的最佳控制逻辑。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电枢反应对电机气隙磁场和最佳换向位置的影响,并且结合对有限元仿真结果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实验电机电磁转矩及其脉动随电枢电流变化的情况。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电机通入电枢电流后,最佳换向位置发生变化。当电枢电流较大时,不能忽略电枢反应对最佳换向位置的影响,需要对变换器换向位置角进行调整来适应电枢电流的变化,以获得最大输出转矩和较优的转矩脉动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