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篇 |
综合类 | 24篇 |
化学工业 | 29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32篇 |
建筑科学 | 28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轻工业 | 17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健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86,(3)
美国 Axel Plastics Research Labora-tories,Inc.开发了一种含氟脱模剂——MO-LD WIZ,目前它已由日本小樱商会(株)进口并投入市场。长期以来,脱模剂都是硅油或蜡类化合物,但是 MOLD WIZ 却是以合成有机酸酯衍生物和氟碳烃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由于其性能优异,得到了世界橡胶、塑料行业的极高评价。 相似文献
2.
4.
本文用长短两种跨度的三点弯曲试样测试J_(Ic)值,用以检验J积分和应变能间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用J=2/B(W-a)(U-U_0+M~2φ/BE'W~2)计算的J_(Ic)值,对于短跨度(S/W=4)试样,裂纹深度在0.22≤a/W≤0.71范围内,测得的J_(Ic)值具有稳定性(J_(Ic)=12.0±0.5公斤/毫米);对于长跨度(S/W=8)试样,裂纹深度在0.28≤a/W≤0.53范围内,测得的J_(Ic)值也具有稳定性(J_(Ic)=11.7±0.8公斤/毫米)。说明用不同跨度和不同裂纹深度的试样所测得的J_(Ic)值相同。但是用J=2U/B(W-a)计算的J_(Ic)值,对于短跨度浅裂纹及长跨度试样,其数值与裂纹深度有关。实验表明,前一个公式是J积分和应变能间较普遍的关系式。此外,本文对试验机系统的非线性接触位移对J_(Ic)值测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刻蚀剥离法制备了Ti3C2Tx超薄纳米片,探究了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通过SEM、XRD、AFM、FT-IR、Raman对Ti3C2Tx超薄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ICP-MS对处理前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剥离的Ti3C2Tx超薄纳米片表面含有结构缺陷和羟基,当水体中Cu(Ⅱ)、Pb(Ⅱ)、Cr(Ⅵ)初始浓度为50 mg/L时,47.5 mg Ti3C2Tx超薄纳米片对其的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尤其是对Pb(Ⅱ)的去除效率达到了98.81%,吸附性能远高于大孔树脂、硅藻土和活性炭等常见吸附试剂。在Na(Ⅰ)、Cu(Ⅱ)、Pb(Ⅱ)、Cr(Ⅵ) 4种离子共存溶液中,Ti3C2Tx超薄纳米片对于Pb(Ⅱ)和Cr(Ⅵ)的去除依然可以达到92%以上。通过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拟合,Ti3C2Tx纳米片对Pb(Ⅱ)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对Pb(Ⅱ)的最大吸附量和最低检出限分别为81.7 mg/g和0.009 4 mg/L。Ti3C2Tx超薄纳米片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在化学工业、食品加工的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GPS精确校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精确校时和时间统一的要求,提出了3种利用GPS授时功能对总线式系统进行校时的方案.以GPSDEC授时型接收机为例,其校时可通过RS-232接口端ASCII码信息和DCF77信号、及输出端自定义脉冲信号实现.开放性要求高的大中型总线网络及通用的智能设备,当总线系统中的通讯协议具有时钟功能时,可采用广播式校时法对设备逐个校时.顺序式校时主要针对下层智能设备种类较多的大型总线系统内的前置通讯,并按通讯机的先后依次校时.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且下层智能仪表具有时钟同步信号接口的小型总线系统,宜采用单点式校时. 相似文献
9.
高温蠕变会加速热轧型钢构件受火失效,而对冷成型钢构件的高温蠕变性能研究有待深入。为此,对厚1.0 mm的Q345冷成型钢进行了8个试验温度(200~700℃)下的高温蠕变试验,每个试验温度设置2~8个应力水平(应力比0.10~1.1),总计41个试验工况,最长持时240 min。得到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力比下的蠕变曲线,并与已有的Q345热轧型钢高温蠕变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温度及应力比下,冷成型钢蠕变发展要快于热轧型钢,在实际工程中,应区别对待热轧型钢与冷成型钢的蠕变特性。基于高温下试件进入加速蠕变阶段的最小应力水平,给出了Q345冷成型钢在温度400~700℃下的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其中,温度为400~500℃和700℃时,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高于屈服强度折减系数;而温度为550~600℃时,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低于屈服强度折减系数,Q345冷成型钢可能会在达到高温屈服强度之前发生蠕变破坏,不利于结构安全。根据复合时间强化模型和稳态蠕变速率与应力比的定量关系,分别给出Q345冷成型钢高温蠕变曲线预测模型和稳态蠕变速率预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均较为接近,适用于预测Q345冷成型钢在温...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