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为了探明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爆破的力学机理,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爆破的空孔应力集中效应。建立了空孔应力集中效应的力学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和波动力学理论阐明了空孔应力集中效应的力学机理;开展了典型工况下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爆破的数值模拟,并基于应力波传播、岩体损伤和岩体第一主应力峰值等结果分析了空孔的应力集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空孔应力集中效应主要源自孔洞应力集中效应和应力波叠加效应;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爆破过程中,应力波在空孔壁处发生反射并与入射波产生叠加,叠加多位于空孔邻近区域以及掏槽孔间区域;岩体损伤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为掏槽孔周边、空孔周边以及相邻掏槽孔与空孔形成的三角区域,掏槽孔周边以外的损伤区域与应力波叠加区域基本对应;空孔附近存在显著的应力集中效应,且距空孔壁越近的位置应力集中效应越明显。研究成果拟为隧道工程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爆破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爆破粉尘控制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爆破粉尘的特点,对拆除爆破粉尘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预测了拆除爆破粉尘控制的发展趋势。文中提出了采用清除积尘、预湿建筑物、爆炸水雾、局部建筑单元蓄水、喷淋等综合除尘方法降低城市控制爆破过程中的粉尘,以减轻和消除爆破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地铁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青岛地铁工程为背景,研究并提出了控制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振动的措施.文章通过对隧道掘进向不同位置的地表振动矢量合速度检测和数据分析,得到了浅埋隧道开挖爆破不同作用类型炮孔引起的地表振动特性及其衰减规律,并以此提出了爆破施工减振措施.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开挖掌子面上不同的炮孔爆破类型其衰减规律有所不同,随着爆破起爆段别的增加,衰减公式中的K值逐渐递减;α由地质条件决定,基本保持不变;根据K、α值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来调整掏槽方案、改善起爆顺序、减轻爆破夹制作用,大幅度降低了爆破振动;青岛地铁隧道采取全断面开挖时,其衰减参数K值随着段数的增从68逐渐减小到26,α值在1.4~1.6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准确判定岩石高边坡开挖爆破振动的概率分布形式,从而为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幅值和频率的不确定性预测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以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坝肩岩石高边坡开挖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典型开挖程序和爆破方案下的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幅值和主频实测数据进行了概率统计分析,研究了岩石高边坡开挖爆破振动幅值和主频的概率分布及其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正态和Gamma分布模型对岩石高边坡开挖预裂爆破和主爆破PPV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均较好,岩石高边坡开挖预裂爆破和主爆破PPV概率分布较好地服从正态分布或Gamma分布;Gamma分布模型相较于正态分布模型对岩石高边坡开挖预裂爆破和主爆破振动视主频的概率分布存在明显拟合优势,岩石高边坡开挖预裂爆破和主爆破振动视主频概率分布较好服从Gamma分布。岩石高边坡预裂爆破PPV和视主频的平均值大于对应主爆破PPV和视主频的平均值,预裂爆破PPV和视主频下四分位~上四分位量值范围分别为5.4~11.6 cm.s?1和36.7~97.6 Hz,主爆破PPV和视主频下四分位~上四分位量范围分别为3.8~8.9 cm.s?1和26.7~97.6 Hz。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采用的正态分布并不一定是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幅值或主频的最佳概率分布形式,其他典型岩石高边坡开挖爆破振动幅值和主频的概率分布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强岩爆隧道爆破卸压方案及参数设计方法,基于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现象及高围压爆破破碎机理,提出分区爆破逐级释压的应力主动控制技术,通过理论计算得出高地应力条件下破裂区半径的计算公式,根据分区破裂半径的统计规律确定应力释放部位,并形成分区爆破卸压参数的系统化设计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开挖轮廓线的岩爆判别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应力集中部位向爆破卸压破碎区转移.基于分区破裂化原理对爆破卸压参数设计的系统研究,对高地应力隧道采用爆破卸压防治岩爆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现场混装乳化炸药静态敏化器的混合特性以及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设计的静态敏化器的混合机理、参数变化对混合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其混合安全性,对比分析了两种混合单元组合方式下乳化基质与敏化剂的混合效果.研究表明:两种不同结构的混合单元能起到让乳化基质与敏化剂初步混合和强化混合的作用;当乳化基质、敏化剂混合流流经静态混合单元时,压力值在乳化基质管路安全泵送的压力范围内,应用安全;在两个缩径混合单元中间加一个网状结构混合单元组成的静态敏化器具有良好的混合敏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控制爆破中粉尘危害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研究爆破粉尘特征和降尘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爆炸水雾降尘法(在水袋中装药,爆炸产生水雾来捕集粉尘)的灭尘机理,并通过实验研究来证实了其可行性,同时在应用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