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革期间全国一切学术团体刊物都遭到摧残 ,停止了活动。自从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 ,特别是在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的鼓舞下 ,加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头上的精神枷锁获得了解放。为了活跃学术气氛 ,交流研究成果 ,了解国际科技动态 ,使年青的科技工作者能迅速进入科技活动 ,中国科学院东海研究站组织了一些同志对当时水声科技前沿的学术性文章进行翻译。经上海市科委同意 ,出版了水声译丛的定期刊物 ,受到了当时广大水声工作者的欢迎。全国科技大会之后 ,不仅活跃了学术刊物的发行 ,也促使了学术团体恢复活动 ,1979年原隶属于中国物理学… 相似文献
3.
作为测井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波测井近年来国外在理论研究、新方法使用以及资料解释方面有较快的发展。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生产应用上还是在理论研究和新方法探讨中,关于将来进展的趋势和目前状况的分析,都是值得探讨的。当然,这里仅就有关声学的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作为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的题目。 一、超声测井技术从出现到应用于生产中去已30多年。是否可以说,虽然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在理论的分析上,却是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正因为如此,由于理论上工作落后,从而… 相似文献
4.
光阴如水,岁月荏苒,参商相易,星移斗转。《声学技术》(封面见图1)已届而立之年。30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上海市声学学会等主办单位支持下,在编辑委员会具体组织和专家们的合作下,《声学技术》得到了声学界学者的广泛好评,受到了广大读 相似文献
5.
庆贺应崇福院士八十华诞今年6月15日是应崇福院士的八十华诞,我作为他自回国后首次招收的研究生,对老师致以衷心的祝贺,祝福他健康长寿。应先生早年留学美国从事超声散射的研究,他在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超声波在固体中散射的论文,当时被认为是经典著作。在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学声学是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门医学和声学交叉领域中的新生学科,是目前医学和声学研究领域前沿之一,它是利用声波来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和分析生物体内各种生物过程或开拓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的蓬勃发展不仅引起国际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声学界的浓厚兴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已把它列入重点资助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声学及医学超声应用──生物医学声学”一书系由王鸿樟教授编著,是我国医学声学领域中一本系统论述的专著,全书共分12章从阐述振动理论开始(第1章到第4章)继而讨论声场的基本理论(第5… 相似文献
7.
应崇福院士,1918年生,浙江宁波人,194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物理系,1944年在清华大学获物理硕士学位,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先后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室主任与副所长等职,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超声学研究,特别是在检测超声方面,他的有关各向同性弹性介质中球体散射的论文,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技术上的不断改进,获得生物介质病变组织更多、更为精细的内部结构与信息的要求逐渐被提了出来,为此就必须考虑超声波在生物介质中传播的非线性效应。非线性声学对医学超声诊断与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从气泡造影剂、生物介质的非线性参数及二阶谐波反射成像3个方面来评述非线性声学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同时特别强调二阶谐波反射的理论基础,还用3个样品作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9.
含气泡的水具有非常强的非线性声学特性。而超声造影剂则能在流体介质比如血液中产生大量的悬浮气泡。这种气泡在时域是非稳态的。它在强的超声波的驱动下会产生振动,当驱动的频率和强度适当时,会形成共振,从而表现出非常强的非线性。这种自由气泡的共振又会产生声波,从而使声场表现为非线性。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介质的非线性声学特性,并将超声造影剂注入水中,使其产生相当数量的悬浮自由气泡,以造成这样一种含气泡的流体介质的声学环境,进行超声驱动。从所含气泡的粒度、数量以及声场的非线性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