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EMD和改进双门限法的语音端点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语音识别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和识别能力,在基于短时能量和过零率的端点检测算法中,能量计算方法不尽合理而且在低信噪比下检测效果大大降低。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改进双门限法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本文算法有更好的端点检测能力,显示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政府部门在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上也逐渐转变,代建制应运而生,这一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但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模式下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角色就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茂金属聚乙烯(mPE)市场供需状况,重点分析了mPE生产工艺、催化剂研究进展,以及我国mPE工业化生产现状。指出:2019年,我国mPE产品自给率不足22%,迫切需要不断优化均相茂金属催化剂性能,并且开发新型茂金属均相催化剂体系和负载化体系,以提高催化剂综合使用效率,减少其用量和成本;紧盯与国外公司的差距,结合茂金属催化剂的研发,加强mPE新产品的开发和工业化优化,并稳定提升其产品质量,切实提高我国mPE产品的自给率,助力我国石化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黄格省师晓玉鲜楠莹丁文娟宋倩倩 《石化技术与应用》2023,(6):405-412
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煤制天然气的技术进展、产业化发展现状、生产成本和经济性,并对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煤制天然气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多、投产少,存在技术、环保、安全等风险和挑战,需要继续推进工业装置示范运行和技术进步;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性不强,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配置、管网接入、市场准入接受度较低,需要着力推进与传统天然气的协调发展;生产过程CO2排放量较大,需要加强CO2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及绿氢的引入,促进碳循环和“零碳”排放,推动煤制天然气产业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未来化石能源仍将是全球主要的一次能源,油气将成为主导能源,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将引领世界能源需求增长。在这一全球能源格局调整新态势下,"一带一路"沿线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与我国能源结构形成很好的互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已经从上游勘探开发,拓展到下游炼油化工、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仓储物流、贸易等上下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合作。截至2016年底,我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主要油气项目超过80个,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美元。我国从国家层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而国内完整的油气产业链及雄厚的业务实力也为"一带一路"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油气行业发展诉求强烈,市场潜力及合作空间大,这些都带来了大量的合作机遇。但该地区的投资合作也面临着地缘政治、民情民意、营商环境、安全、市场、人才、金融、资本等多种风险。"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要在国家全方位的支持下,强化投资合作的风险控制能力,形成合作项目的稳定接替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国内产品及设备的出口力度。 相似文献
6.
CO2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国际政治争论的焦点之一,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经明确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作为排放大户的炼油企业,在这场减排之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CO2变废为宝的视角出发,以CO2回收为过渡,通过规划CO2的物理、化学、生物应用三条产业链,探索炼油厂碳利用路径,在收获环境效益的同时,更给炼油厂带来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为实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炼油厂应提早谋划。近期,重点发展CO2-EOR产业链;近中期,着重发展CO2-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产业链;远期目标则是发展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建立生物炼油厂。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工业生产技术特点和产业化现状,通过对比指出了PBAT与传统塑料在性能、成本等方面尚存差距。系统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熔体混合、溶剂浇铸和原位聚合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烯醇、聚碳酸亚丙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材料(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海泡石和蒙脱土)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乙酰化绿竹纤维和工业木质素)改性PBAT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PBAT复合材料的降解原理和降解性能进行了讨论。最后对PBAT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PBAT生产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应该向综合性能高、低成本和绿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深度神经网络在高风险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对黑盒模型进行解释的需求增加。为此,许多解释方法已被用于辅助可信决策,但这些方法通常假设在安全环境中运行,在实际环境中却可能遭受攻击,这对解释方法的可信性和鲁棒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补丁的深度神经网络解释攻击算法,实现了对解释效果的定向攻击,同时维持深度神经网络最初的原始预测。该方法对单目标和多目标攻击通用,并在不同解释算法之间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为了更好地评估解释器的鲁棒性,本文提出平均位置重要性指标,并结合前人提出的3种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诸如Grad-CAM等基于显著性热图的解释器都可以显著地被提出的基于对抗补丁的深度神经网络解释攻击算法误导。具体而言,解释攻击后平均位置重要性指标提升5~10倍,交并比、直方图比较和斯皮尔曼相关性等指标均下降30%以上。本文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定向攻击深度神经网络解释器,并可用于解释器的鲁棒性检验,从而增强决策中深度神经网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明确了到2020年减排目标的形势下,炼油厂作为一个大的排放源,承担着重要的减排任务。将炼油厂捕集的CO2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EOR),构建CO2-EOR产业链,不仅可以实现减排的目的,还可为炼油厂及油田带来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将CO2-EOR产业链分为CO2回收、运输、EOR 3个单元,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经济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偏保守、适中、较乐观情景下,产业链的CO2成本分别为411.12、376.30和361.16 RMB/t;CO2回收单元费用最高,约占总费用的70%,其后依次是运输费用和EOR费用;产业链计算期内,油藏可完全埋存炼油厂捕集的CO2;基于国际油价(90 USD/bbl),在较乐观情景下,产业链不仅可以补偿全部费用,还有约13 亿RMB的盈余,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