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ZTA (ZrO2增韧Al2O3)陶瓷颗粒表面包覆B4C微粉,将其制备成蜂窝状结构陶瓷预制体。采用传统重力浇注工艺将陶瓷预制体与熔融的高铬铸铁(HCCI)金属溶液进行复合,获得ZTA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中ZTA陶瓷颗粒增强相与高铬铸铁基体之间的界面及复合材料的耐磨料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TA陶瓷颗粒与高铬铸铁界面结合处形成了明显的过渡区域,界面过渡区域的存在提高了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的结合,从而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整体稳定性能。同时,三体磨料磨损试验表明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料磨损性能是高铬铸铁的3.5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导热率高、激光吸收率低、热累积效应显著,难以稳定形成激光金属沉积(LMD)。为实现自动精确预热、消除热累积、分析预热影响并提升AlSi10Mg铝合金LMD成形能力,采用“光内送粉”Ar送气保护式激光金属沉积技术,设计激光预热与流体冷却温控系统并建立预热与冷却温控模型,进行AlSi10Mg 铝合金LMD成形实验研究,系统分析预热对激光吸收率、表面质量、截面形貌、温度场和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预热与流体冷却温控系统可实现精确预热并消除热累积,获得表面粗糙度Ra为2.6 μm的单熔道,实现AlSi10Mg搭接、块体和薄壁的高精高效稳定LMD成形。预热提高激光吸收率,使熔道扁平化,增大了晶粒尺寸。该辅助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铝合金LMD成形稳定性差的难题,为成形质量控制与熔池温控提供了新思路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4.
李俊;王东涛;张海;张孝足;王瑞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2,42(6):700-704
采用混粉球磨、压制预制块及熔融铸造的方法制备出高导热的石墨烯/6063铝基复合材料铸锭。利用扫描电镜、火花直读光谱仪、X射线衍射以及拉曼光谱仪表征复合材料的成分含量、微观结构与缺陷等,并且分析了石墨烯的加入对于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且石墨烯在铝基体中分布较均匀。添加0.5%的石墨烯对于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提升明显,其热导率提升到226.11 W/(m·K),电导率提升到32.34 MS/m,相比未添加石墨烯的热导率增幅为16.0%,电导率提高了3.93%。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