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浸渍法和干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钨的层柱分子筛催化剂 (W /Al -CLM )以及负载钨的γ -Al2 O3 催化剂 (W/γ -Al2 O3 )。利用XRD分析了样品表面上钨的分散性。结果发现 ,两种催化剂均可以使钨含量低的催化剂中钨在载体表面上自发分散而使晶相钨物种消失 ,而钨含量高时 ,催化剂表面上保留晶相钨物种。而且无论是浸渍法还是干混法合成的催化剂 ,相同钨含量时 ,均是W /Al-CLM催化剂表面上钨的分散性优于W/γ -Al2 O3催化剂。同时 ,对于W /Al-CLM催化剂和W/γ -Al2 O3 催化剂 ,在相同钨含量情况下 ,均是浸渍法催化剂表面上钨物种的分散性优于干混法。通过氨水处理 ,可以使低、中以及高钨含量的催化剂上所有晶相钨物种消失 ,即溶解掉一部分表面钨物种 ,改善了钨物种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
以硫酸钠、氯化钠和双氧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钠-双氧水-氯化钠加合物(4Na_2SO4·2H_2O_2·NaCl)。研究了合成方法、无机盐原料、干燥温度等条件对产品中双氧水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析纯和工业品无机盐原料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将硫酸钠与氯化钠按加合物结构以化学计量质量比加入,30%双氧水稍过量,滴加条件下进行研磨,干燥温度在30℃~40℃,制备的加合物产品中双氧水质量分数可达到9.5%以上。优于双氧水溶液中反应,然后过滤的传统合成方法。用红外光谱对加合物产品进行了表征,将加合物产品添加少量的EDTA稳定剂于室温放置3周,其稳定度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3.
新型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复合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为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阳离子功能单体,共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考察了单体含量、阳离子单体类型、聚合体系pH、助溶剂用量、复合引发体系中氧化剂、还原剂和偶氮化合物配比及用量、烘干温度对共聚物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含量30%、DAC为阳离子单体、聚合体系pH 3.0、助溶剂用量占单体用量4%-5%、复合引发体系氧化剂、还原剂和偶氮化合物体积配比为1:1:1,烘干温度90℃以下条件下,可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200)×104、阳离子度为 3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产品。 相似文献
4.
以硫酸钠、氯化钠和双氧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4Na2SO4 •2H2O2•NaCl),研究了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干燥条件对产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硫酸钠与氯化钠按加合物结构以化学计量质量比加入,30%过氧化氢稍过量,在反应温度为15~30 ℃、反应时间为60 min、干燥温度为35 ℃、干燥时间为60 min条件下,制备的加合物产品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可达到9.20%以上。用红外光谱对加合物产品进行了表征。将加合物产品于室温放置一个月,其稳定度达99.50%以上。 相似文献
5.
6.
7.
以衣康酸为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及次磷酸钠为原料,水为溶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和偶氮化合物为引发剂,合成了新型的共聚物阻垢剂.研究确定了共聚物合成的最佳条件:引发剂用量为12%,链转移剂用量为10%,聚合反应温度为90℃,聚合反应时间为4h时.将合成共聚物与市售的阻垢剂进行阻垢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合成共聚物的阻垢效果优于市售的阻垢剂,阻垢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9.
建立一种T2-R型多基地声纳定位的几何模型,提出利用时间-方位信息进行目标定位(MTBL)算法,并给出算法定位误差的几何分布。通过数值仿真,重点研究了基线长度、声源配置和测量误差对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对其他影响因素也作了定性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线长度增加,大部分区域定位精度提高;在一定的声源配置方式下,算法精度对时间测量误差比较敏感,而方位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小;合理进行声源配置,可以提高探测区域的平均定位精度。该研究为T2-R型多基地声纳的水下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N,N,N’,N’-四甲基-N,N’-二正十二烷基-1,4-丁二铵溴化物(12-4-12·2Br-)与铝-铬天青S络合体系在pH=5.5~6.0的微酸性介质中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建立了一种铝-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季铵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12-4-12.2Br-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12-4-12·2Br-测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40 nm,其质量浓度在40~60 mg·L-1内符合比尔定律,将该方法直接应用于其他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n-4-n·2Br-(n=8,16)的测定,同样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