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2.
针对3 000米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系统的数据实时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水声通信系统方案。从信号调制方式的选取、最佳载频的选取以及帧结构的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通信系统方案,并给出整个系统工作流图。立足实际应用,采用C语言实现了通信系统中信号同步、信号解调、数据显示等关键技术,使得整个系统具有了实时监测、实时传输、实时显示的功能。通过消声水池试验和水库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自动血细胞计数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现有传统方法在计数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针对传统U-Net模型进行优化分别提出了Res-U-Net模型和VGG-U-Net模型,二者均提高了人体血细胞计数的精度。首先实验采集的人体血细胞图像制作成数据集,然后将优化模型与传统U-Net模型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传统U-Net细胞计数精度为92%的基础上,Res-U-Net提升到94%,VGG-U-Net提升到95%,二者均显著提高了计数精度。实验数据很好验证了两种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为人体血细胞计数领域的自动化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疲劳监测是维护深水隔水管安全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其难点在于多测点疲劳参数的高效传输。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并行协作空时复用(Parallel Cooperation Spatial Time Reuse,PCSTR)的疲劳参数传输方法。PCSTR法以隔水管单测点疲劳参数远距离可靠传输为基础和前提,通过数据包并行传输、节点协作和数据包合并等关键技术实现疲劳参数高效传输,其性能可由传输时延、吞吐量和系统能耗等指标评价。通过试验检验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数值试验也显示了该方法较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TDMA)法,在时效性和能耗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水池模拟试验证明了水声协作传输的可行性。PCSTR为深水隔水管多测点疲劳数据传输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