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37篇
机械仪表   4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与石油短缺问题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其保有量不断增长,电池等配件需求量与之增长。电池钢壳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中电池高效储能的主要结构件之一,其用量需求越来越大,安全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还得满足轻量化的需求。这不仅要求电池壳的壁厚越来越薄,还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采用适当的工艺制备合格的零件也就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当前电池壳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以拉深成形工艺为主。  相似文献   
2.
筒形件反锭时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克智  薛克敏 《锻压技术》1997,22(4):23-25,36
筒形件强旋时,由于不均匀的塑性变形,在旋压件内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对旋压件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旋转纤内的残余应力进行了预测。求得了减薄率、进给比,旋轮工作角,毛坯壁厚,材料性能等因素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基于APDL的机架结构无偏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6300kN多向模锻液压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中的参数化语言APDL对机架进行三维建模,对机架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从而获得机架的等效应力和等效位移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压缩机驱动盘冷挤压的 Deform 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形汽车空调压缩机驱动盘。用Deform-3D软件对冷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冷挤压成形过程金属流动、等效应变和速度分布等规律。结果表明,用冷挤压工艺成形驱动盘,成形载荷小,充填效果好,材料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研究钛单晶纳米柱在拉伸和压缩下的力学响应特征及晶体结构演化行为,揭示其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沿[0001]晶向拉伸条件下主要塑性变形机制为伴生的{101 ?2}孪晶和基面层错;而沿[0001]晶向压缩条件下,基面位错作为优先形核的缺陷参与到塑性变形过程,随后锥面位错出现并协调了轴向和横向变形,压缩条件下无孪晶产生。拉伸模拟过程中观察到一种有别于传统孪生的晶体再取向现象,其孪晶与基体间呈现基面/柱面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扭工艺(ECAPT)将体积浓度为35%的SiC颗粒与65%的纯铝混合粉末直接制备SiCp-Al复合材料。基于金相组织观察和样方法分析,研究在同一试样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变形阶段的SiC颗粒分布,并与多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ECAP)下SiC颗粒的分布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剪应变对SiC颗粒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在ECAPT过程中,SiC颗粒分布的均匀性从压实阶段到转角阶段得到很大的改善;单道次ECAPT工艺对SiC颗粒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效果相当于两道次ECAP,可以获得相对均匀的颗粒分布。  相似文献   
7.
矿山刮板属长轴类零件,纵向截面变化较大,直接采用模锻难以合理分配金属体积。该文采用辊锻制坯分配坯料体积再模锻成形的工艺,确定了影响载荷和成形缺陷的4个因素,即辊轮角速度、摩擦因子、坯料温度和变径处圆角值。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以载荷为目标函数,通过数值模拟确定辊锻过程中辊轮角速度、摩擦因子、坯料温度、变径处圆角值的最优值,使辊锻后的坯料在长度方向上能有效进行体积分配且避免成形缺陷。通过实验验证,优化后的参数成形效果较好,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温度场与渗流场的基本理论、微分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相似性的论证,利用ANSYS的热分析热传导模块来模拟求解非均质各向异性坝体渗流场问题,为渗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思路,并为基于ANSYS的正常工况、库水位骤降工况下坝坡稳定及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坝体稳定分析做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结合力学性能检测和电导率测定,研究了单级时效和双级时效处理对铸态新型Al-Zn-Mg-Cu合金微观组织和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缓慢增大,电导率逐渐增加。铸态新型Al-Zn-Mg-Cu合金最佳的单级时效工艺为135 ℃×12 h,此时合金的硬度为231.8 HV0.2、抗拉强度为568 MPa、伸长率为2.8%、电导率为33.7%IACS;最佳的第二级时效制度为155 ℃×4 h,此时合金的硬度为216.9 HV0.2、抗拉强度为558.7 MPa、伸长率为4.1%、电导率为35.2%IACS。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描述材料的高温流变行为,本文通过利用单向压缩试验对Zr-Sn-Nb-Fe合金在温度为650~800℃、应变速率为0.01~1 s-1时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了Zr-Sn-Nb-Fe合金应变补偿型Arrhenius本构模型,并评估了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Zr-Sn-Nb-Fe合金是一种对温度和应变速率较敏感的材料,其流变曲线呈现为动态再结晶型,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采用本文所建本构模型对Zr-Sn-Nb-Fe合金的流动应力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各工艺参数下流动应力预测值与实验值均吻合良好,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4.77%,相关系数为0.988 3,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