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引言 众所周知,正常的人耳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声音分析器。因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声呐发明之日起直到现在,无论在主动声呐还是被动声呐中,人耳对于声呐信号的检测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声呐员仅在荧光屏上看到信号而没有同时听到信号,则不能认为已经发现了声呐目标。 尤其对于调频信号,人耳较诸其他声呐信号指示器似乎更胜一筹。声呐员常常遇到这样情况:在荧光屏上,信号已经淹没于噪声背景之中,而通过耳机却还能够清晰地听到。那么,人耳究竟对于哪些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或跳频( Frequency stepping)规律的信号较为敏感?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2.
声参量多频海底测绘系统在澳海试成功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张叔英、华乐苏、胡嘉忠、凌鸿烈和陈克棠一行5人,应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之邀,携带新近研制成功的“D&Z-1声参量多频海底测绘系统”,于1995年1月29日赴澳大利亚悉尼港进行为期三周的中澳... 相似文献
3.
野外观测仪器中有许多是要长期在野外工作的,其能源也必须由自身提供,即所谓的自容式。有些观测设备尚可利用太阳能、风力等天然能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无法借助自然能源。因此,对自容式设备的电源管理就成为自容式仪器设备研制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文章介绍了 Dallas 公司的串行实时时钟芯片 D S1305 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野外自容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和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合作研制的“PGS中浅层地质声呐”,已于1990年11月13日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组织的专家鉴定。与会的十多位专家认为:该系统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工作可靠,操作方便,为浅水多砂地区的地质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当前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其声源的性能则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PGS中浅层地质声响是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之一。该攻关专题的目标在于研制一种能够穿透水下粗砂层的多功能测量设备,为港口工程建设和航道整治提供一种直观、快速、省钱的新型物探…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