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1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7篇 |
综合类 | 37篇 |
化学工业 | 57篇 |
金属工艺 | 20篇 |
机械仪表 | 37篇 |
建筑科学 | 114篇 |
矿业工程 | 56篇 |
能源动力 | 13篇 |
轻工业 | 79篇 |
水利工程 | 32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4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2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运移规律研究大多采用建立力学模型、数值计算等理论研究手段,缺乏基于现场动态实测的研究。微震监测技术近年来在矿井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破坏规律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以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一矿160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选用孔-巷联合台网布置方式,构建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基于微震监测结果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围岩动态破坏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围岩累计释放能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微震事件的能量密度,以达到研究围岩裂隙发育状况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最大破坏高度达87.8 m,底板最大采动破坏深度达21.7 m,最大值均出现在工作面回采见方阶段,该阶段顶板突水危险性最高;见方阶段顶板承载岩梁破坏,出现异常来压,顶底板及超前破坏程度加剧,验证了应力击穿效应的存在;距工作面顶板48.3 m处的砂质泥岩为顶板隔水关键层,距顶板67.7 m的粉砂岩为击穿控制层,距底板26.6 m的砂质泥岩为底板隔水关键层。通过底板钻孔窥视对微震监测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见方区域底板破坏深度大于18 m,其他... 相似文献
3.
"智能控制"是自动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繁多、理论性强、系统性差等特点,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通过突出教学重点、协调基础知识与前沿发展、借鉴互联网优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等手段,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E”管)的结构特点与性能,阐述了影响“E”管传热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有别于常规低肋管蒸发器结构设计与操作的建议。介绍了“E”管的应用情况,表明其适用于制冷机组的满液式蒸发器。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总结了电力电子技术的知识结构和实验内容结构,将归纳与演绎方法引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中.以三相桥式电路为例,分析了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讨论了整流和逆变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联系,将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结合起来进行讲授.教学实践过程表明,改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尾叶桉硫酸盐法制浆造纸性能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尾叶桉木片硫酸盐法蒸煮,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打浆及配抄性能的探索,得出较合适的蒸煮条件为:用碱量(Na2O计)18%,硫化度25%,液比1∶4,升温1.75h, 保温2.5h,最高温度168℃(120℃小放气),成浆卡伯值为22.58,得率45.2%.漂白采用ODQP四段漂,成浆白度达87.2%ISO.经瓦利打浆机打浆55min可以打到35°SR.漂白桉木浆与甘化浆板配比为3∶7时,配抄70 g/m2的胶印书刊纸,可以达到A等的强度、白度和不透明度等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三萜皂苷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饲料、化妆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