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洪晓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2):5453-5454,5477
语音增强技术是解决噪声污染的一项强有力的预处理技术.谱减法通过处理后的语音中会留下所谓的"音乐噪声",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带谱相减与感觉加权相结合的语音增强方法.对带噪语音进行多带谱相减,并根据人的听觉掩蔽特性,对多带谱相减后的信号进行感觉加权,从而进一步降低背景噪声.在语音失真和噪声抑制之间取得良好的折中,减少语音的听觉失真,有效地抑制"音乐噪声",提高语音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3.
多带谱相减结合感觉加权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音增强技术是解决噪声污染的一项强有力的预处理技术,也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热门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带谱相减与感觉加权相结合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带噪语音进行多带谱相减,然后根据人的听觉掩蔽特性,对多带谱相减后的信号进行感觉加权,以便进一步降低背景噪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好地抑制背景噪声和残留音乐噪声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语音可懂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非平稳噪声环境和低信噪比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频区和高频区带噪语音特性的非平稳噪声估计,并结合人耳听觉掩蔽效应进行语音增强的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非平稳噪声估计为加窗后的每一帧语音构造一个时变的权值实现对噪声的实时估计,然后结合人耳听觉特性计算出每一帧语音的不同Bark域的噪声掩蔽阈值,最后利用计算出的噪声掩蔽阈值自适应设定语音增强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抑制背景噪声,提高信噪比,减少语音失真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语音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5.
音频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的域有时域、频域、离散余弦变换(DCT)域、小波(Wavelet)域、压缩域等。其中,时域和频域的嵌入方法相对容易实现,但鲁棒性相对较差;DCT域和Wavelet域方法透明性好,鲁棒性也不错,尤其是在抵抗模/数转换(A/D)、数/模转换(D/A)攻击时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但其操作复杂,实现难度相对较高;压缩域隐藏算法一般有较好的透明性,但鲁棒性相对较差。音频信息隐藏在许多场合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面对重录音攻击,尚且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精确同步信息的嵌入和强鲁棒隐藏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7.
8.
9.
将ITU-RBS.1387中评判音频质量所采用的声学模型中的基本模式与实际的音频编码系统相结合,对该声学模型的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其应用于实际的音频编码系统中。在我国最新制定的AVS音频编码标准参考编码器上,分别将该声学模型和MPEG-2AAC音频标准的心理声学参考模型2进行了实现,并将模型输出掩蔽参数以及主观听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文设计的应用于音频编码器的新声学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