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22篇 |
免费 | 929篇 |
国内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5篇 |
综合类 | 1130篇 |
化学工业 | 155篇 |
金属工艺 | 247篇 |
机械仪表 | 1992篇 |
建筑科学 | 400篇 |
矿业工程 | 117篇 |
能源动力 | 100篇 |
轻工业 | 143篇 |
水利工程 | 196篇 |
石油天然气 | 97篇 |
武器工业 | 257篇 |
无线电 | 208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49篇 |
冶金工业 | 75篇 |
原子能技术 | 40篇 |
自动化技术 | 6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2篇 |
2024年 | 159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234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221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220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292篇 |
2014年 | 417篇 |
2013年 | 412篇 |
2012年 | 457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461篇 |
2009年 | 440篇 |
2008年 | 449篇 |
2007年 | 403篇 |
2006年 | 323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207篇 |
1999年 | 186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66篇 |
1996年 | 136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11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圆柱冷却器在本钢5^#高炉的应用,并用运行数据说明其效果,可做为高炉维修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70年代末,我国线材及小型轧机等开始采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取代膠木瓦滑动轴承及其他类型的滚动轴承(球面滚子及圆锥滚子轴承),提高了轧机轧制速度和产品精度,降低了废品率及能耗,因此,获得广泛应用。但轴承寿命尚不理想,特别是为改造旧轧机而设计的宽度较窄的轴承,如FC3045120E(原代号为672730K)等,问题更为突出,平均寿命仅在1000~1300h左右。轧机轴承的损坏往往造成整个轧线停产,因此提高轧机轴承的寿命及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剑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14,(3):65-67
文章基于热分析理论,对冷却栅管进行了结构热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热分析理论在冷却栅管元件中的应用过程。通过使用NX软件对冷却栅管元件进行结构热分析,得到了冷却栅管热通量和温度梯度的分布,并计算出了热—固耦合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为冷却栅管元件设计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介绍了CCD的基本工作原理,以作者所作的课题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如何将CCD输出的脉冲信号转化成脉冲调宽电路所需的直流信号。 相似文献
7.
基于Paiedoussis等同轴圆柱壳体流致不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固支-简支端部约束条件下同轴圆柱壳体系统的流致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同两端固支相比,固支-简支端部边界下壳体系统的失稳临界流速更低。 相似文献
8.
高琦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
本文从长直载流导线问题转化为长直载流圆柱导体问题的讨论入手,指出了运用物理模型时必须要遵从该模型适用的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搜索雷达阵面规模传统设计方法导致的过设计问题,通过局部到全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最小规模计算方法。首先系统阐述了影响平面相控阵体制的搜索雷达天线阵面规模因素,理论推导了多边界约束条件下相控阵阵面收发通道数的通用解析表达式,结合雷达典型应用场景,通过计算给出了高度、俯仰角、方位角和探测距离等约束参数下的最小阵面规模。该方法对于相控阵体制搜索雷达的系统规模、作战使用方式和成本评估等论证和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煤巷传统锚杆支护钻机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开发了一套结构合理、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的圆柱导向对称布置锚杆钻机。介绍了它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参数,阐述了它在总体布置、导向方式、链传动机构和润滑方式上的设计特点。该钻机应用于煤巷智能快速掘进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钻机可靠性高、维护量小,操作方便,提高了掘锚一体机和锚杆转载机锚杆作业的效率,实现了锚杆支护由半机械化向完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技术跨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