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21篇 |
免费 | 3948篇 |
国内免费 | 22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04篇 |
综合类 | 3373篇 |
化学工业 | 2220篇 |
金属工艺 | 1605篇 |
机械仪表 | 2725篇 |
建筑科学 | 3411篇 |
矿业工程 | 1453篇 |
能源动力 | 768篇 |
轻工业 | 1272篇 |
水利工程 | 1170篇 |
石油天然气 | 1057篇 |
武器工业 | 693篇 |
无线电 | 715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172篇 |
冶金工业 | 696篇 |
原子能技术 | 908篇 |
自动化技术 | 38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527篇 |
2023年 | 959篇 |
2022年 | 1082篇 |
2021年 | 1231篇 |
2020年 | 1025篇 |
2019年 | 858篇 |
2018年 | 583篇 |
2017年 | 778篇 |
2016年 | 846篇 |
2015年 | 1022篇 |
2014年 | 1617篇 |
2013年 | 1400篇 |
2012年 | 1640篇 |
2011年 | 1746篇 |
2010年 | 1646篇 |
2009年 | 2527篇 |
2008年 | 3319篇 |
2007年 | 2405篇 |
2006年 | 2566篇 |
2005年 | 1410篇 |
2004年 | 1223篇 |
2003年 | 1035篇 |
2002年 | 867篇 |
2001年 | 856篇 |
2000年 | 714篇 |
1999年 | 573篇 |
1998年 | 514篇 |
1997年 | 519篇 |
1996年 | 467篇 |
1995年 | 404篇 |
1994年 | 401篇 |
1993年 | 317篇 |
1992年 | 295篇 |
1991年 | 298篇 |
1990年 | 247篇 |
1989年 | 257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声发射(AE)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破坏监测和滑坡预测的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用AE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破坏监测和滑坡预测技术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预测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总结了声发射现场监测预报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采场稳定性预测的综合方法,应用灰色理论预测和神经网络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采场冒顶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4.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2):77-78
香港康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创新科技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旗下有高科技企业10余家。康创集团依靠地处香港的有利条件,十几年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西门子、摩托罗拉、诺谛菲尔、三菱、英国阿波罗、FFE、以色列伯尔梅特、TA等国际知名公司具有长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孟冬时节的一个午后,记者有幸在上海上岛咖啡拜会了从宝岛台湾乘班机经香港取道而至的台湾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宏先生。
促膝于源自欧美,彰显台湾风情,典雅、时尚而又温馨的上岛大厅,品尝着苦涩、甘香的上岛咖啡,回味着30年潮涌于电梯行业的卓绝历程,干练而睿智的李振宏胸奔大海,壮怀激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十院)的前身是机械工业第十设计研究院,是中央企业集团所属的甲级综合性设计研究单位,成立于1958年.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洛阳设有设计、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在上海、深圳、中山和安徽设有分公司.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85%以上.四十八年来,中机十院共完成国内外各类大中型项目的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等1600多项.改革开放以来,中机十院获得的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设计奖共110多项.近年来,中机十院发展迅猛,2005年的营业收入是2000年的5.3倍,预计2006年增幅可达22%以上.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在浙江省召开的烧结制品发展趋势研讨会期间,有幸参观了我国目前单线产量最大的烧结页岩空心砌块生产企业--浙江特拉建材有限公司.在特拉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越彬先生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整个引进生产线的全过程,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了高质量、高档次的各种烧结页岩空心砌块产品.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大跨度预应力梁施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可靠的技术措施,解决了大跨度、大截面、高强度、高空间预应力梁的施工,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