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76篇 |
免费 | 1345篇 |
国内免费 | 68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47篇 |
综合类 | 1428篇 |
化学工业 | 35篇 |
金属工艺 | 11篇 |
机械仪表 | 133篇 |
建筑科学 | 80篇 |
矿业工程 | 62篇 |
能源动力 | 14篇 |
轻工业 | 32篇 |
水利工程 | 60篇 |
石油天然气 | 27篇 |
武器工业 | 250篇 |
无线电 | 790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02篇 |
冶金工业 | 18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29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311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417篇 |
2020年 | 328篇 |
2019年 | 400篇 |
2018年 | 231篇 |
2017年 | 356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535篇 |
2014年 | 743篇 |
2013年 | 699篇 |
2012年 | 813篇 |
2011年 | 854篇 |
2010年 | 828篇 |
2009年 | 836篇 |
2008年 | 966篇 |
2007年 | 753篇 |
2006年 | 702篇 |
2005年 | 687篇 |
2004年 | 572篇 |
2003年 | 497篇 |
2002年 | 400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189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116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容导读目前,针对潜在6G关键技术的场景与需求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面向未来更多类型终端的智能互联与新兴服务的需求,人工智能应用于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信道估计、编译码及接收机设计,解决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自主优化,基于泛在无线感知和边缘侧的强大算力构成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已成为6G无线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未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有人/无人交互、全息通信等场景下,面向未来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需求,存在许多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
光无线通信技术在空间利用激光,直接双向传送语音、图像、数据等讯息,具有便携性、协议透明、带宽很宽、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分析了光无线通信系统中,大气窗口出现的波段,并对大气信道建模,给出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大气信道模型分析,理论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3.
陆羽翃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5,(5)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日趋多样,目前无线电波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通信系统来讨论无线电波的发送和接收设备,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6.
7.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20,(2):272-278
目的:提高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干扰机的瞬时带宽、处理能力和灵活性等性能。方法:结合DRFM原理与信道化接收技术,提出了高性能宽带DRFM干扰机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方案,并据此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器件和高性能ADC、DAC设计硬件平台,完成相应的软件设计。结果:对硬件平台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实验表明其瞬时带宽可达4 GHz,信号最大存储深度约为200 ms,最小转发延迟约为600 ns。结论:该原型机可实现对新体制雷达的有效干扰。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多相滤波器的信道化接收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主要研究了应用多相滤波技术的信道化接收机建模问题。在给定信道频谱划分方案下,推导了基于多相 滤波器的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并由此模型设计了一个四信道模拟系统。最后用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适用于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低计算量而性能良好的信道估计算法。在DS-CDMA系统中,当接收信号经过解扩或多用户检测等时域预处理后,可以认为干扰大大减弱、期望信号在处理后的信号中占主要地位。这样,用预处理后信号相关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矢量可以很好地近似期望信号的信道矢量。但是,直接特征分解需要很大的计算量,特征跟踪计算量较低,但瞬态性能较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列矢量平均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要特征分解或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降低计算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同直接特征分解方法几乎相同的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