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437篇 |
免费 | 5421篇 |
国内免费 | 236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651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5259篇 |
化学工业 | 2453篇 |
金属工艺 | 840篇 |
机械仪表 | 3334篇 |
建筑科学 | 1855篇 |
矿业工程 | 5407篇 |
能源动力 | 1605篇 |
轻工业 | 2476篇 |
水利工程 | 1146篇 |
石油天然气 | 2110篇 |
武器工业 | 1011篇 |
无线电 | 2186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795篇 |
冶金工业 | 965篇 |
原子能技术 | 212篇 |
自动化技术 | 132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1篇 |
2024年 | 1233篇 |
2023年 | 1796篇 |
2022年 | 2133篇 |
2021年 | 2473篇 |
2020年 | 2489篇 |
2019年 | 1798篇 |
2018年 | 997篇 |
2017年 | 1506篇 |
2016年 | 1727篇 |
2015年 | 2162篇 |
2014年 | 3911篇 |
2013年 | 3203篇 |
2012年 | 3871篇 |
2011年 | 4048篇 |
2010年 | 3867篇 |
2009年 | 4125篇 |
2008年 | 4250篇 |
2007年 | 3747篇 |
2006年 | 3372篇 |
2005年 | 3202篇 |
2004年 | 2806篇 |
2003年 | 2552篇 |
2002年 | 1799篇 |
2001年 | 1560篇 |
2000年 | 1342篇 |
1999年 | 1126篇 |
1998年 | 1012篇 |
1997年 | 982篇 |
1996年 | 831篇 |
1995年 | 783篇 |
1994年 | 616篇 |
1993年 | 487篇 |
1992年 | 487篇 |
1991年 | 416篇 |
1990年 | 324篇 |
1989年 | 362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两条消息把H.264带到了国内音视爱好者面前:一、东芝和XEC推出的下一代采用蓝色激光的光碟HD DVD-ROM,因为容量小于索尼等九大公司的蓝光碟,故将视频压缩编码改用H.264,从而使最终的节目录制时长能与蓝光碟平起平坐;二、在同内推出高清视频解码芯片HVD-AML3400的晶晨半导体公司对媒体透露中,提到了蓝光技术和H.264暂时不会到来: 相似文献
2.
3.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大唐电信北京产业园项目,同时宣布了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战略合作的相关事项,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将为大唐电信注资7 000万美元发展微电子产业,主要为扩大大唐电信旗下的大唐微电子公司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业务发展,这也是国际风险资本首次投资中国国有企业。·目前,大唐电信新开发的C2000CStarlight-WT型10WCDMA移频直放站服务于湖南联通CDMA网络,用于室外网络优化覆盖和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该设备还将在新疆联通CDMA网络优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6月24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中国主… 相似文献
4.
(上接第01期) 1 数字压缩编码技术概述 1.1 数字压缩的必要性 数字信号有很多优点,但当模拟信号数字化后其频带将大大加宽,1路6 MHz带宽的普通电视信号数字化后,其数码速率将高达167 Mb/s,这对存储器容量要求很大,占有的带宽将达80 MHz左右,这样将使数字信号失去实用价值.数字压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困难,信号压缩后所占用的频带大大低于原模拟信号的频带,因此说,数字压缩编码技术是使数字信号走向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表4列出了各种应用的码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电视台设备--视频工作站的组成及其在电视节目后期编辑中的应用,展示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发的电视领域的技术革命及其在电视领域广泛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L波段接收机高频系统模块研制概况,并给出了电路设计与测试结果.该模块具有承受功率大,抗干扰性好,稳定性可靠性高,具有故障检测所需的噪声发生电路等特点.在电路设计中,由于运用CAD技术,使得设计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7.
在DVD技术刚刚推出之时,我们对此报以极高的期望值,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转录设备没有很好地利用MPEG2编码的优势,以至于市面上流行的DVD影碟的清晰度与高品质的VCD相比并没有大幅度提升。在PC应用领域,由于刻录技术以及宽带传输技术的障碍,容量巨大的MPEG2视频也始终不是主流。不过,这一切的抱怨都不足以阻挡我们对更高画质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