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39篇 |
免费 | 1873篇 |
国内免费 | 85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73篇 |
综合类 | 1451篇 |
化学工业 | 2398篇 |
金属工艺 | 316篇 |
机械仪表 | 867篇 |
建筑科学 | 1876篇 |
矿业工程 | 355篇 |
能源动力 | 985篇 |
轻工业 | 1124篇 |
水利工程 | 195篇 |
石油天然气 | 378篇 |
武器工业 | 621篇 |
无线电 | 504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487篇 |
冶金工业 | 502篇 |
原子能技术 | 3598篇 |
自动化技术 | 10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0篇 |
2024年 | 276篇 |
2023年 | 440篇 |
2022年 | 566篇 |
2021年 | 609篇 |
2020年 | 612篇 |
2019年 | 467篇 |
2018年 | 268篇 |
2017年 | 421篇 |
2016年 | 440篇 |
2015年 | 565篇 |
2014年 | 1052篇 |
2013年 | 945篇 |
2012年 | 1138篇 |
2011年 | 1261篇 |
2010年 | 1115篇 |
2009年 | 1296篇 |
2008年 | 1389篇 |
2007年 | 1188篇 |
2006年 | 1118篇 |
2005年 | 1059篇 |
2004年 | 908篇 |
2003年 | 853篇 |
2002年 | 706篇 |
2001年 | 579篇 |
2000年 | 517篇 |
1999年 | 459篇 |
1998年 | 375篇 |
1997年 | 391篇 |
1996年 | 415篇 |
1995年 | 371篇 |
1994年 | 388篇 |
1993年 | 352篇 |
1992年 | 321篇 |
1991年 | 296篇 |
1990年 | 291篇 |
1989年 | 265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有效辐射热流的概念,统一地建立了火焰炉炉膛中辐射传热的炉壁温度和物料差额热流的计算公式。并对火焰炉中直接定向、间接定向和均匀温度场三种辐射传热情况,进行了初步讨论,同时指出均匀温度场的辐射传热公式为本文公式的特例。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首次明确提出了辐射照度测量中的色修正系数问题,在理论上给出了它的计算公式。在一定情况下它可能是暗藏的不确定度的最大来源。本文还针对一些实际测量的典型情况,计算了色修正系数值,从而揭示了色修正问题可能给辐射照度计示值带来巨大的系统偏差,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不改变主反射面轮廓前提下,通过移动馈源相位中心,并适当发迹主副反射面边缘的照射锥削,再次将副反射面赋形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居留因子是一个反映居民在室内外停留时间的无量纲量,它对估算居民受照射剂量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市居民室内外停留因子,比较准确地估算全市居民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我们于1987年3月对全市居民的室内外停留时间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金永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9,9(1):10-17
本文所提出的投影域重建——再投影迭代算法可以恢复不完整的扇形束投影数据,从而实现从有限的投影数据重建图象。这种算法把滤波——反投影图象重建过程和再投影的过程纳入一个公式,仅在投影域上估算未知的投影数据,因此避免了重建过程和反投影过程中的插值运算,改善了收敛性,提高了计算精度,缩短了运算时间。模拟实验表明:即使有70%的投影数据丢失,经过两次迭代就能以令人满意的精度恢复丢失的投影数据。 相似文献
8.
9.
1.引言傅里叶变换开路监测(FTIR—OPM),必须面对可能对测量方法及其精度产生影响的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一般地,对仪器自身的影响,诸如环境温度变化或太阳辐射,通过测量很容易消除掉。大气条件影响监测路径,然而,当前的系统和测量方法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加以考虑。FTIR开放路径监测使用双站或单站有源辐射测量装置和接收光谱仪,能使我们得出表征观察路径的气柱光谱透过率τ(σ)。测量过程是以Beer定理为基础的,要求进行两次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在K2-K混合系统中由单光子共振激发原子于4P能级,通过4P原子的能量积聚效应及原子──分子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使分子在高位三重态获得布居,从而产生的扩散带受激辐射.至今已经发现了多种产生分子扩散带的机制.在钠分于中,由单光子或双光子激发销原子于3P能级或4D(或4F)能级,以及在宽波段范围内由可调谐激光双光子激发钠分子获得了紫区430.0nm附近的扩散带受激辐射以及360.0nm附近的扩散带受激辐射;对于锂分子,以双光子共振激发锂原子4S能级,产生蓝区扩散带受激辐射,以紫外单光子激发锂分子态或光-光双共振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