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烷物理发泡聚乙烯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步法生产EPE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设备、主要原料和产品规格 ,并阐述了各类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着重介绍了EPE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EPE棱跌落的缓冲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验证现有棱跌落当量面积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并探索动态当量面积的计算方法。方法通过动态冲击试验研究,对比棱线接触、V台接触和纸箱包装棱部冲击等3种接触方式对当量面积大小的影响程度,以及构成棱部缓冲结构中边长、棱长与缓冲作用的关系。结果 3种接触方式动态冲击试验获得的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族表明:在构成的棱部缓冲结构中,在相同当量面积条件下,棱长的增加会降低冲击接触应力和加速度;边长变化对实际应用中缓冲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现有当量面积计算方法无法作为可靠的缓冲设计依据。在棱跌落冲击状态下,棱垫的边长变化较棱长对缓冲性能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蠕变对发泡聚乙烯缓冲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发泡聚乙烯(EPE)缓冲衬垫在受到内装产品长期静态压载后的缓冲特性变化规律。方法设定2个不同负载(15.3,22.2 kg)模拟某一类电子产品自重,并设置对照组,预载时间为72 h,进行静、动态缓冲特性实验,对比分析EPE产生不同程度的永久变形后,在不同预载量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及缓冲系数-最大应力曲线。结果预载使EPE静压的屈服阶段变短,吸能特性降低,最小加速度增大,最小缓冲系数增大。结论蠕变会显著降低EPE的缓冲性能,在对发泡材料进行缓冲特性研究时,应增加对材料初始形态的预处理,使其更加符合实际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4.
EPE / EPS 与蜂窝纸板组合静态缓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以EPE与蜂窝纸板组合结构和EPS与蜂窝纸板组合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得到了3种材料和2种组合结构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缓冲系数曲线。对比分析表明,组合结构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较小应力状态下,组合结构分别呈现出EPE和EPS的缓冲性能,且EPE与蜂窝纸板组合结构的缓冲性能优于EPS与蜂窝纸板组合;压缩中间阶段,2种组合结构缓冲曲线基本重合,且接近于蜂窝纸板缓冲曲线;压缩后期,较大应力条件下,组合结构仍有一定的缓冲性能。组合后的材料结合了2种材料的优点,在较小应力和较大应力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Pro/MECHANICA进行EPE缓冲衬垫的静态和动态压缩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降低包装前期设计成本以及缩短设计周期,将利用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初步设计的EPE电脑缓冲衬垫,在Pro/E中进行建模,经过模型简化,通过静态压缩分析和动态压缩分析,最终确定缓冲衬垫的尺寸. 相似文献
6.
包装材料EPE热封工艺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EPE包装袋的热封质量与热封参数(电热丝直径、热封时间、热封压力)的关系,分析弹性包装材料热封过程的特性。方法通过观察显微封口形貌,比较不同参数下的热封强度,研究热封参数对珍珠棉热封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在热封1.0 mm珍珠棉过程中使用直径为0.8 mm电热丝,热封压力为0.2 MPa,热封时间为2 s时,热封质量最好、效率较高。结论弹性材料的可压缩性导致封切压力对热封强度的影响随电热丝直径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弹性材料的回弹特性使电热丝直径以及热封时间对其热封缺陷产生更加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预测并分析多次冲击下EPE缓冲材料的缓冲性能。方法应用应力-能量法得到并分析多次冲击下的缓冲曲线,评价EPE缓冲材料的缓冲性能变化。结果 EPE试样在经受多次冲击后,厚度会减小,缓冲性能会下降。结论在缓冲包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根据物流环境条件适当增加缓冲垫厚度,使产品得到充分防护。 相似文献
9.
外包装瓦楞纸箱对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外包装瓦楞纸箱对整体缓冲性能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定400,600,750 mm等3个等效跌落高度,设置单种EPE与EPE/瓦楞纸板组合材料的对比实验组,测定试样的动态压缩残余应变、最大加速度变化率,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及缓冲系数-最大应力曲线。结果EPE/瓦楞纸板的缓冲性能明显优于单种EPE,最大加速度值平均减小5%~13%,缓冲系数减小2%~10%,同时极值点的承载能力提高了20%左右。结论瓦楞纸板组合材料的缓冲性能明显增强,考虑外包装箱瓦楞纸板的缓冲作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PC主机运输包装件的防振缓冲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PC主机包装件的正弦振动试验和跌落实验,研究了包装件中发泡聚乙烯(EPE)缓冲衬垫的抗振和缓冲能力。研究发现:在定频(频率4.6Hz)振动试验中,激振加速度为7.5m/s2时,产品振动响应的最大加速度为1.35g,包装件并没有发生失效、失灵或商业性破损。在跌落实验中,面跌落的最大冲击加速度为30.72g;棱跌落的最大冲击加速度为26.07g;角跌落的最大冲击加速度为25.57g,此时产品发生严重破损。综上所述,包装件可以通过振动试验,但是在跌落试验中会产生严重损坏,所以此包装为欠包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