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5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271篇 |
化学工业 | 49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298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58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无线电 | 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7篇 |
冶金工业 | 34篇 |
自动化技术 | 1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王宝强走红影视圈的案例出发,讨论了当今影视作品中的"审丑"现象流行的原因。这种"丑",不涉及品德,而是单纯的外貌丑,而这种外貌丑又是相对的。认为"审丑"现象的产生主要基于观众的审美疲劳,时代导致审美趋向多元化,把审美的意义赋予丑的形象,丑星的现实生活基础等几个原因。另外指出这种类型的丑星需要对自己加以调整、提高演技才能在影视圈走得更久,否则会引起观众的"审丑疲劳",不过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2.
Johnson Morgan G.; Muday Jeffrey A.; Schirillo James A.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0,4(3):161
Observers consciously prefer Mondrian's paintings in their original orientation compared with a rotated position—the “oblique effect” (Latto, Brain, & Kelly, 2000). However, this finding's premise, that all vertical–horizontal orientations of the thick black lines in Mondrian's oeuvre are preferred, overlooks the fact that the overall balance of these images is also altered when they are reoriented. Thus, balance may regulate the oblique effect, which might influence conscious aesthetic preferenc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explore Hess's (1965, 1972) claim that observers will unconsciously increase their pupil diameter to pleasing images and constrict it to unpleasant images. We overcame Hess's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 of not keeping his images' luminances and contrast constant across conditions by presenting eight Mondrian paintings (1921–1944) to 30 observers on a CRT for 20 s each in either their original or seven rotated positions. Simultaneously, we measured their pupil size while asking them to report how (dis)pleasing they found each image. We found both evidence for the oblique effect (where image rotation hampers preference) and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is consciously reported aesthetic preference and unconsciously derived pupil size.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物质视角下分析珠绣装饰设计语言的整体特征,文章认为材料、图纹、工艺是促进其装饰设计语言变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同时以案例分析分别从视觉形态、符号指代、形式序列及思维界域等角度对珠绣装饰设计语言的演绎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表明:人文意识的介入使珠绣装饰设计建立起全新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模式,并基于艺术和技术的彼此糅合衍生出装饰设计语言的诸多表达形式,从而为现代珠绣的装饰创新运用提供灵感来源及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俄罗斯艺术设计历史的简要梳理开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2014索契冬奥会、残奥会吉祥物的设计情况。透过该套设计的角色选定与推广应用,了解到通过全民投票产生的吉祥物形象所传达的当代俄罗斯社会多数民众的审美取向,再一次探讨在视觉传播过程中,大型活动、大型机构视觉符号的大众性认知标准问题,探讨视觉传播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而非小众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为国内同类设计主题提供参考性文本。 相似文献
5.
邓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28-30
纵观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唐代女子服饰无疑是最亮眼的一朵瑰丽之花.唐代女性在其政治开明、国富民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服装追新求异,诞生了无数女性形象,是女子服饰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为后人设计唐代风格服饰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本文从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典型特征、服装样式和审美入手,以影视剧中的经典唐代女子形象为案例,分析影视... 相似文献
6.
7.
试图对20世纪以来的陶瓷艺术美学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阐述其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揭示其规律,总结其得失,为现代陶艺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做一个铺垫。 相似文献
8.
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剖析,概述了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陶瓷艺术的审美特征,探究了当代陶瓷艺术状况与未来发展,认为当代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是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内存根本动力,这对指导当代陶瓷艺术的新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活陶艺以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色存在于现当代社会并成为最贴切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从历史与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活陶艺设计的本质与理念,阐述了生活陶艺的审美特征及其审美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0.
戴春宁 《数码设计:surface》2009,(12):8-10
设计之美的本质在于生活美,设计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功能美。我们在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中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它的情趣意境,发掘作品文化内涵是设计审美欣赏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