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0篇 |
免费 | 332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9篇 |
综合类 | 197篇 |
化学工业 | 278篇 |
金属工艺 | 194篇 |
机械仪表 | 220篇 |
建筑科学 | 74篇 |
矿业工程 | 66篇 |
能源动力 | 40篇 |
轻工业 | 83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109篇 |
武器工业 | 881篇 |
无线电 | 1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5篇 |
冶金工业 | 127篇 |
原子能技术 | 72篇 |
自动化技术 | 1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口径弹道炮在使用初期,弹道特性值偏高,影响产品的验收和标准弹的鉴选.该文用膛阻理论解释弹道炮使用的各个时期的弹道特性变化,并介绍了“光膛”射击后,在弹道曲线下降段进行产品验收以及标准弹鉴选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3.
Electron gun for SSR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100 kV triode-electron-gun has been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for the Linac of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un and some key component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4.
电视跟踪、电视制导是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摄象器件又是其中的关键器件。本文着重从抗震、高可靠方面介绍摄象器件电子枪的结构和性能设计,该电子枪应用于重点军事工程,经多次试验和实际使用,性能稳定,达到了高可靠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抗震高可靠电子枪。 相似文献
5.
6.
针对2093t/h上海锅炉配置的FORNEY公司QMA型油枪,在神华国华锦界电厂生产运行阶段暴露出的冷态点不着、热态不稳定等问题,查明原因并进行合理改造,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设计双流道筒体的必要性,通过建立物理、数学模型详细论述了双流道筒体的设计原理及换热计算过程,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对单、双流道筒体的换热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亮度、长寿命的热场致发射(Thermal field emitter)阴极自七十年代中期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历经十多年在理论分析、工艺制备和实验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之后,于1988年在电子束曝光机上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用晶向为(100)的钨和具有低逸出功的锆制成的(Zr/O/W)热场致发射阴极在四千小时的使用寿命下亮度值超过六硼化镧阴极一个数量级以上,最近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件台上小束斑下能得到接近两千安培每平方厘米的束流密度,而且四十小时内束流稳定度接近千分之一。显然,这几个表征曝光系统综合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说明多年困扰于各种电子束曝光系统(特别是高斯圆斑电子束系统)在高分辨率情况下生产率较低的技术难题已经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八十年代末期,当热场致发射电子源曝光系统的技术关键解决后,这项技术就成为技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在电子束曝光领域进行技术竞争的热点;九一年五月底在美国召开的国际三束会议上有关场致发射阴极和MEBES—4型机已经采用TFE的最新报道充分证实了这项技术在电子束曝光技术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坦克炮发射全过程动力学仿真技术,并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了坦克炮发生全过程的各种模型,以此为坦克炮设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对坦克炮的核心心梗进行分析,就设计方案予以修改与确定,以及我国后续装甲装备的评估、论证与研制,提供了全面、科学且多元的技术途径与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银盆”1.0版两相流内弹道软件,对某中等口径火炮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较详细的模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