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基于软阈值方法的改进A1/A2极化干涉分类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极化干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极化干涉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干涉相干系数在极化干涉分类中的作用,并且系统分析了基于相干最优优化后的相干系数进行极化干涉分类过程的原理,总结了现有极化干涉分类算法在阈值选择方面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硬阈值方法和软阈值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提出基于软阈值方法的改进A1/A2非监督极化干涉分类算法,解决了极化干涉分类现有的分类空间中的阈值问题。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分类结果,做出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用于涉法测量了低对称晶体YCa4O(BO3)3的全部电光系数,为了分离测量交叉电光系数γ51, γ53, γ42,和 γ62,采用了新的样品趋向,测量结果为:γ11=0.6, γ21=0.4, γ31=0.3, γ13=0.3, γ23=0.2, γ33=2.26, γ51=0.9, γ11=0.6, γ11=0.6, γ53=4.1, γ42=0.8, γ62=0.4×10-12m/V。  相似文献   
3.
再入干涉式光纤角速率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新型再入干涉式光纤角速率传感器进行了特性分析 ,推导了灵敏度和极限分辨率的理论公式 ,通过数值方法 ,确定了光路耦合器的最优耦合比。根据优化设计 ,采用 2 0 m长度的保偏光纤 ,建立了实验装置 ,并对其标度因数和零偏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测试。转台测试结果表明 ,其随机漂移优于 6deg/h。  相似文献   
4.
带有力反馈控制的三明治式微机械干涉加速度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静电力反馈控制的三明治式微机械干涉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由敏感芯片、半导体激光器、光电二极管以及相应的驱动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组成.敏感芯片为玻璃-硅-玻璃3层结构,通过硅-玻璃键合体硅工艺制成.硅质量块由铝梁支撑,底部玻璃基片上有金属光栅和电极,通过在质量块和底部玻璃基片上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可以调节质量块与玻璃基片间的间隙.入射激光照射到敏感芯片上的光栅上,产生衍射光束,其光强随质量块与下玻璃的间距而变化.反馈控制电路通过测量衍射光强的变化来改变质量块与底电极之间的电压,使得质量块与底部玻璃基片的距离保持为入射光波长1/8的奇数倍,从而提高输出线性度,改善灵敏度,增大量程.  相似文献   
5.
干涉解调技术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将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系统采用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技术的解调方法,将包含被测应变信息的FBG波长信号转变成相位信号,通过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检测相位的变化,从而得到被测应变的大小.系统可用于静态应变和动态应变的检测,具有高分辨力、大测量范围的特点,传感灵敏度为0.3950°/με.  相似文献   
6.
基于飞秒脉冲相关干涉项含有脉冲的相位和频率信息,测量自相关二次谐波干涉条纹可见的振荡频率为?棕?子及2?棕?子两个谱分量的大小和形状,以及二次干涉自相关函数包络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得到飞秒激光脉冲啁啾大小的信息。另外,通过对二次干涉自相关(IAC)迹线求一阶导数得到的干涉自相关导数光谱(D?鄄MOSAIC)的峰谷与啁啾正负对应关系,找到了判定啁啾正负的方向因子即正弦函数因子,据此能够判断飞秒激光脉冲啁啾的正负。因此,采用能够满足光学相干探测基本条件的测量系统,利用二阶干涉自相关法可以用来检测飞秒脉冲激光的啁啾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低频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干涉相位图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空变维纳预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改进了空变维纳预滤波算法的滤波器结构,通过改变了参数估计方法,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其次,引入了迭代处理,从而有效提升了预滤波处理效果;最后,联合公共带预滤波处理方法,去除多余噪声,进一步提升干涉相位图质量。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经过本文所提算法处理后,在未缩减频谱范围的前提下,可使相干系数和干涉相位图质量得到提升,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布式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 terferom etric Syn thetic A perture R adar,InSAR)系统可以获取数字高程图(D ig ita l E levation M ode l,DEM),要得到高精度的DEM,需要对该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在综合考虑各种去相关因素下,详细研究了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干涉信号的相关性,给出了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准则,利用该准则对视角、信号带宽和基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证明了单视和多视处理下优化设计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吴俊政  倪维平  严卫东  张晗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1):125004-0125004(8)
太赫兹干涉成像是一种基于频谱域的成像方法,通过对目标场景的频谱域信息采样重构目标图像,避免了逐像素扫描,所需的探测阵元数目少,在图像获取速率和成像分辨率上具有发展潜力。研究了太赫兹干涉成像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分析了成像分辨率和有效视场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目标场景中存在噪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表明干涉成像对目标噪声较为敏感。对安检应用场景的反射成像模式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原理系统的适用性。仿真结果所得结论可为太赫兹干涉成像系统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提出并研究了基于Michelson 干涉仪的应用于检测时变扰动的光纤分布式传感器。所提出的光纤传感器由两个Michelson 干涉仪和一个光纤延迟环组成。扰动作用在传感光纤上,引起传输光波相位的调制作用,可以通过该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得到扰动的位置信息。通过光电探测器对干涉信号进行接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隔直,并通过求取峰峰值的方法对隔直后的信号进行预处理。通过希尔伯特变换、相位去包裹和三角函数运算可以提取出预处理信号中包含的相位信息。最后,通过频谱分析和相应的数学运算可以实现扰动的定位。在20 km 的监测距离内通过实验验证了传感器的可行性。所提出的光纤传感器具有实时性好、抗偏振性、低成本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