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砂状氧化铝生产首槽控制温度预报模型的计算机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状氧化铝的稳定生产主要通过控制首槽温度来实现,尽管建立了多种控制模型,由于实际生产的复杂性,而未能应用于工业控制。本文应用以Al(OH)_3粒度分布规律、热力学和动力学为基础的半经验的首槽控制温度预报模型,对砂状氧化铝生产中首槽控制温度进行预报。运用了线性回归及多元非线性回归原理,根据砂状氧化铝正常生产过程工艺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并实时修正,得到模型参数a_1,b_1,a_2,b_2,A_0,A_2,K_0,K_1,K_2,K_3,以C Builder为开发平台,成功地开发了用于砂状氧化铝生产中预报首槽控制温度的应用软件。在实际生产中用于指导首槽温度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
W/O微乳液对强碱体系中钒的萃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制备了水/N263/异戊醇/煤油组成的反相胶束和W/O微乳液。通过该微乳液对低浓度钒酸钠水溶液进行萃取,研究了碱浓度对钒萃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pH=13的强碱条件下,内水相组分、N263浓度、异戊醇浓度、温度、水乳比及萃取时间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料液碱浓度的增高,微乳液对钒的萃取率逐步降低;当料液pH=13,内水相为0.6 mol/L NaOH+0.6 mol/L NaCl、N263浓度6%、异戊醇浓度12%、温度35℃、水乳比=3、搅拌时间3 min时,浓度为1 g/L的钒的料液经微乳液一级萃取后,可降至100 mg/L,萃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4.
强碱性体系提钒微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能够用于强碱性体系中萃取的微乳液体系,研究了以N263作为表面活性剂,醇类为助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油相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内水相盐度及pH、温度等因素对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并通过微乳液电导率的测定来考察微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N263浓度为10%、异戊醇浓度为25%,内水相浓度为(0.4 mol/L NaCl+0.2 mol/L NaOH),温度为T=35℃,煤油为油相时所制备的微乳液稳定且增溶水量能到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间歇式反应器,研究了52 5℃,COH-=5 16mol/L,αk分别为1 45、1 55、1 65的纯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种分过程的晶体粒度分布(PSD)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分解条件下,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中晶体的粒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有一定差异。铝酸钠溶液PSD曲线的主粒度峰的位置总在铝酸钾溶液的上方;最显著的差异是在分解16h后,铝酸钾溶液的PSD曲线在10~44 774μm处有一个显著的突起峰,而铝酸钠溶液则没有。不同αk的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这种粒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6.
7.
铝酸钠(钾)溶液种分过程的分解率和粒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等温间歇式反应器研究了纯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在种分过程的分解率、粒度分布(PSD)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分解产品进行了XRD、SEM和TG/DTG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分解条件下,铝酸钾溶液的分解率大于铝酸钠溶液;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中颗粒的粒度分布随时间变化具有显著差异;产品的XRD显示,分解过程中铝酸钾比铝酸钠溶液中的晶体结晶度完整,但产品的TG/DTG曲线却没有明显的差别.对于不同ακ值的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这些差异是相似的.铝酸钾与铝酸钠溶液在种分过程中的成核速率不同可能是引起分解率和粒度分布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开展了硫酸体系中Cyanex272的萃镓性能研究,详细考察了萃取与反萃过程条件参数对镓萃取与反萃的影响,绘制了萃取与反萃等温线,并模拟了多级逆流试验。结果表明,含290 mg/L Ga~(3+),pH=2.0的硫酸镓溶液,采用有机相体积分数为15%Cyanex272+85%磺化煤油,控制O/A=1∶4,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10min,经4级逆流萃取,镓萃取率为99.50%;负载镓有机相,用100g/L H_2SO_4溶液反萃,控制O/A=10∶1,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10min,经4级逆流反萃,镓反萃率为98.11%,镓富集于反萃液中,富集倍数近40倍。经中和沉淀、焙烧后,可得到氧化镓产品。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铝酸钠溶液加晶种分解的动力学研究中充分利用粒度分布信息的意义.通过分析铝酸钠溶液加晶种分解过程中固相产物的粒度分布情况,提出用(dN/dt)成核,(dN/dt)附聚和(dr/dt)径向长大分别表示二次成核、附聚长大和晶粒径向长大的速率,并分别得到了其速率表达式.采用微分法研究了晶粒径向长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能够突出晶粒径向长大这一基本过程.利用粒度分布信息求得的晶粒径向长大速率与实际长大速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