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欧洲遥感卫星1号(ERS-1)于1991年5月4日发射上天。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其星载传感器的一种,自发射升空后,一直顺利运转着。SAR系全天候型传感器,由于它收集的信息不同于历来的光学传感器,所以近些年来,它是深受重视的一种仪器。SAR所观测的物理量为地表后向散射雷达的截面积,这种物理量借助地表与SAR的辐射关系便可转换成后向散射系数。为了有效利用SAR,对该物理量赋予绝对值较为重要,因此,数据的辐射校准是必要而不可缺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遥感技术中心通报》(RESTEC)1986年9月第17期发表了向井幸男等根据相邻轨道TM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求出地面高程的技术报告。其试验概况如下。试验区的轨道号是108—35(为右幅,1984年12月13日,日本长野)与109—35(为左幅,1985年11月21日,日本飞弹),重叠区周边长约40公里,取中央部分,其平地标高为600米,山顶标高为2800米。试验区的高差为2200米。 TM资料经过整体校正,选用32个地面控制点,布置了250米间隔的格网点,根据格网点的对应点通过计算机处理以3次式内插求得50米间隔的内插点 相似文献
3.
4.
一、实验目的过去用卫星图像的像元统计绿地面积,因受分辨率限制,小于像元的绿地难于提取,尤其是人工建筑物与植物混杂的城市,具有可能把绿地统计变小。故而提出直接用植被指数计算各个像元中的植物覆盖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建平县从2002年起,在11个村开展滚动扶贫项目——养羊已运行一年,到2003年10月份开始按合同向首批参与户回收羔羊。先在沙海镇大苏子沟村,马杖子村开展回收试点。两个村158个参与户按合同应交公羊158只、 相似文献
7.
选取台系、美系、台美系杜洛克514头进行测定且校正至100kg日龄和背膘厚,两亲本达100kg日龄,美系比台系少6.4天(P<0.01),台美系比对照组(台系、美系)少3.5天(P<0.01);达100kg背膘厚,台系比美系少0.2mm(P>0.05),台美系比对照组少0.15mm(P>0.05)。比较说明,美系有生长优势,台系膘薄,杂交后代达100kgt日龄较对照组下降1.99%,且有显著差异(P<0.01);达100kg背膘较对照组下降0.9%,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用台系改良美系观察杂交后代生活力强。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集约化规模猪场都采用了现代化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从配种、分娩、保育、生长、育肥一条连续流水生产线,各生产阶段是有计划有节奏而不间断地进行,均衡地为市场提供商品猪。我场2001年前采用四阶段管理(如图示)。在生产实践中,四阶段段生产工艺流程为养猪生产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实践证明,高床产仔、高床保育、全进全出、早期断奶对减少疾病,提高猪场生产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四阶段也存在不少弊端,我们的生产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如:1.配种调配不均或返窝高,猪群周转困难,完成生产任务差,直接影响整个生产进… 相似文献
9.
一、农作物光谱观测的意义遥感技术的应用,是以反射和发射电磁波谱为其物理基础。所以,在发射地球资源卫星之前,美国用近10年时间研究地物光谱;苏联自创先研究地物光谱以来,已进行半个世纪,在这项基础工作中,农作物光谱观测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首先,农作物观测所取得的光谱资料,为寻求最佳遥感信息对农作物解译分析提供客观标准。其次,农作物光谱观测资料的通常用途,是为航空和航天设计传感器波段提供依据。因此,要确定对农业最有用的波段,都要以农作物光谱观测研究为依据。农作物光谱观测是地面遥感工作的组成部分。如可用光谱模式进行估产;为农作物生育状况的非破坏性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育种人员可用它分析叶片分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以20kg左右、健壮的168头大长仔猪为试验动物,以课题组研制的猪用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添加剂为试验因素,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平分成21个组(其中设1个对照组),得到15种施用水平组合及其15种试验日粮,进行93d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食5号日粮第5组试验猪,日增重最高达884.41g/d,料肉比最低达2.70,极显著优于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最低的对照组15.12%和8.20%(P<0.01);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肉猪日增重、料肉比与3种复合添加剂的施用水平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得出它们在日粮中最佳添加水平是复合维生素为2233.6mg/kg、复合微量元素为4420.7mg/kg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为14398.6mg/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