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3篇 |
免费 | 437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1篇 |
综合类 | 250篇 |
化学工业 | 252篇 |
金属工艺 | 206篇 |
机械仪表 | 359篇 |
建筑科学 | 528篇 |
矿业工程 | 80篇 |
能源动力 | 27篇 |
轻工业 | 75篇 |
水利工程 | 135篇 |
石油天然气 | 442篇 |
武器工业 | 42篇 |
无线电 | 94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5篇 |
冶金工业 | 29篇 |
原子能技术 | 63篇 |
自动化技术 | 10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92篇 |
2022年 | 212篇 |
2021年 | 216篇 |
2020年 | 219篇 |
2019年 | 164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135篇 |
2016年 | 155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310篇 |
2013年 | 270篇 |
2012年 | 319篇 |
2011年 | 243篇 |
2010年 | 254篇 |
2009年 | 245篇 |
2008年 | 276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71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综述了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给出了每种典型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对于某些检测技术中存在的而又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郝建民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5,31(4):43-44
分析了在Bragg-Brentano聚焦几何下测试摆动曲线时,引起摆动曲线失真的两个因素,提出了用该系统测试摆动曲线应具备的两个必要条件:其一,发散狭缝DS一定要远小于样品真正摆动曲线半高宽FWHM;其二,最好用Kβ辐射以防Kα2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触发器(Trigger)是用户定义在关系表上的一类由事件驱动的特殊过程。一旦定义,任何用户对表的增、删、改操作均由服务器自动激活相应的触发器,在DBMS核心层进行集中的完整性控制。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它在指定的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生 相似文献
5.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17):4
致力于SATA(串行ATA)技术完整性、规范和推广的串行ATA国际组织(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IO),正式批准了其最新修订的SATA 3.2版本。这意味着,未来很快将有采用SATA 3.2规范的产品发布,比如PC主板。 相似文献
6.
桩基础是地下隐蔽结构物,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便为日后的工程安全埋下隐患。在本文中,我们将基桩检测过程中的声波透射法和高应变实测曲线拟合法互相结合,应用于工程实例中,详解了在检测大直径超长桩时如何将两种方法的各自优点互补,解决有疑问的难题。通过数据的准确获取,实测分析并结合施工工艺、土层环境来还原基桩的原始状态,对桩身完整性判定给出准确的结论,消除工程隐患,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7.
VFP通过引入有效性规则和参照完整性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对数据库的控制能力,特别是通过触发器技术实现了复杂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本文对VFP的触发器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触发器进行了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童工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1):20
据报道.荷兰DSM工程塑料公司在制造工业升降卡车用的方向盘时.将传统的聚酰胺材料改为Akulon超级流动性PA6聚酰胺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的高流动性,使得模注工艺的工期缩短了33%,而产品生产率提高了49%。Akulon超级流动性材料不仅具备传统PA6树脂所具备的韧性、抗磨损性和结构完整性.而且还具有更好的工艺性和产品外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高速数模混合电路中主要的信号和电源完整性问题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级的SI/PI协同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对数模混合微系统产品中可能存在的信号/电源完整性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