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83篇
  2025年   1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12,(3):140-140
近日。领先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卡巴斯基实验室新开发的一项用于处理顽固性恶意软件的系统和手段获得最新美国专利,专利号为№8099785。这项技术即是处理和修复被活动性恶意程序所感染的计算机。该技术能够删除顽固性恶意软件的所有备份,从而达到彻底清除恶意软件并修复系统的目的。这项最新的专利技术由卡巴斯基实验室的Mikhail Pavlyushchik所开发。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在一个项目中,由于是有针对性的恶意软件攻击,笔者研究了被卷入僵尸网络的超过10,000台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措施极其薄弱,如没有漏洞测试,以及对传统杀毒软件过度依赖等。另外还发现在安全团队、桌面支持团队、IT管理员和其他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出现中断。这是非常致命的。  相似文献   
3.
有篇关于欧洲智能卡发展的报道,介绍智能卡从发明以来,近20多年的时间里,其所提供的智能卡产品及个性化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一直被欧洲企业所垄断,并断言"智能卡行业只能存在于欧洲"。诞生于1994年的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握奇公司)总裁王幼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这篇报道使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4.
日前,全球最大的私营端点安全供应商卡巴斯基实验室宣布成为日立技术联盟计划的合作伙伴,为日立NAS平台3000和4000提供业内领先的存储安全解决方案。作为合作的第一步,卡巴斯基实验室产品——卡巴斯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存储安全已顺利通过日立公司的验证,并深受好评。据了解,日立技术联盟计划隶属于日立数据系统(HDS)项目,旨在联合日立及其合作伙伴的技术打造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日安全领域一大新闻就是创立于2010年的Norse Corp濒临倒闭边缘。也许大家没有听过这家公司的名字,但是大多数从业者一定见过酷炫无比的“地图炮”。曾几何时,我们可以盯着屏幕在Norse的网站上看“全球黑客大战”的直播。这家公司也在几年间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威胁情报公司,然而这一切都幻灭了,原因则是这家公司用来呈现和分析以及产出报告使用的数据可能都是假的。据揭露,Norse的数据来源为部署在全球数十万的代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普通的通信手机向智能手机全面转变,曾让用户不堪其扰的短信骚扰少了,但更加隐蔽和难以根除的恶意软件却让人更加头疼。而在这些或泄露用户信息、或偷取流量与话费的APP中,伪装成原装手机出厂预设软件形象的恶意APP影响最为恶劣。小刘是上海一名智能手机用户。去年9月购入了一台千余元的国产安卓手机。没想到,在点开手机自带浏览器APP之后,就被见缝插针弹出的广告网页与不良信息严重骚扰。  相似文献   
7.
近日,巴斯基实验室宣布,公司针对个人用户的移动安全产品——卡巴斯基安全软件安卓版在多项安卓威胁测试中表现卓越,被中国独立测试机构PC安全实验室(PC Security Labs)评为"年度产品"。据了解,PC安全实验室分别于2014年1月、8月和11月举行了三次测试,旨在评估适合安卓设备的最佳安全解决方案。而所有测试均采取同一方法,即将超过2000例近期活跃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与网络》2013,(22):42-44
谈到怎样防御和消除电脑的安全威胁,不用思考我们就会想到使用反病毒软件。而事实上,反病毒软件扫描可能并不是十分的精准,特别是当漏洞发现的时间不足24小时的时候。毕竟,用心险恶的黑客和恶意软件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改变策略。稍微改变一些代码,之前被标识为恶意软件的程序立马就不能被识别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反病毒软件会监控程序行为(通常被称为启发式算法)以此捕捉以前不能识别出来的恶意软件。  相似文献   
9.
ZDNET 《网络与信息》2011,25(2):52-53
受赛门铁克的委托,领先策略市场研究公司对来自14个不同国家的7.7万名互联网用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全部用户中有65%成为过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考虑到病毒和恶意软件,以及网上诈骗、网络钓鱼攻击、账户劫持和入侵等行为都被包括在内,这一比例低得让人有些吃惊。  相似文献   
10.
《电脑时空》2010,(2):64-64
许多杀毒软件界名宿在公开场合都曾经表示过“恶意软件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因此杀毒软件与病毒之间的战争无疑是一场时间与速度的较量。首先从杀毒软件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病毒库是为了辅助杀毒引擎判断病毒特征而存在的,早期病毒库是集成在杀毒引擎内部的一些病毒特征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