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要就目前城市改造下的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进行了研究,从多个角度分别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为目前国内的老城区改造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春秋季女式休闲衬衫面料,并详细阐述了其原料和纱线的选择、织物组织、以及纱线的配色。  相似文献   
3.
目前,纺制Modal/涤纶包芯纱最普遍的生产方式是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纺制,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包芯纱露芯等包覆不良的问题。为了改善纱线包覆不良,提高其包覆率,在研究了包芯纱包覆率的测量方法后,又根据环锭纺包芯纱的成纱机理,讨论了影响环锭纺包芯纱包覆率的主要原因和工艺因素,进而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纺纱工艺以提高其包覆率,并对优化后的试样进行纱线性能测试,用于验证优化后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5.
现代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娟 《广东建材》2009,25(7):241-243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给排水设计实践,就从路面排水、路基排水、绿化带排水、下立交处地下水位的降低等方而详细闸述了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并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应用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6.
张力为    甘满光    王燕  付晓娟  刘思楠    李小春   《热力发电》2021,50(1):24-32
为应对全球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的有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过剩、不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不足的难题,本文将CO2捕集利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结合,提出了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的概念。该技术将燃煤电厂捕集的CO2提供给可再生能源发电厂,通过CO2压缩储能、CO2转化为甲酸等高能量化合物等手段,完成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在有利发电条件下过剩发电量的有效利用,实现过剩电力资源调配利用和CO2减排的双重效益。此外,燃煤电厂捕集的CO2还可作为地热能发电厂的携热介质,实现地热能资源的高效开发。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可灵活调节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得机组的净发电量和发电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调控,实现经济效益。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在有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过剩,不利条件下发电量不足的矛盾,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发电调峰的同时实现燃煤电厂CO2的减排,可提高发电效率并缓解温室效应,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g-C3N4的制备及应用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在g-C3N4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尤其是在用作载体方面;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因具有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双重效益而备受关注,与其相关的催化材料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回顾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概述了近年来该领域中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差别化纤维色纺品种的质量提升措施。阐述了差别化纤维色纺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根据色纺纱的特点制定了色纺产品的开发思路,并重点就差别化纤维色纺品种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提升措施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开发多样化、功能化、质量优的色纺纱线,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当前市场形势下纺纱厂前进的方向;而差别化纤维色纺纱生产重点控制的质量指标有色差、色星、色牢度及条干不匀,且以本色纱的质量要求来做色纱。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封存在地下储层中的CO2与井筒水泥和地下混凝土构筑物接触后引发碳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和G级油井水泥样品与不同浓度的CO2进行反应,利用微米CT、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等分析手段,研究水泥与CO2反应后微观结构、矿物组分及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的碳化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O2浓度越高,反应生成的方解石越多;方解石沉淀后形成致密壳状结构。通过Elovich方程拟合试验数据,预测得到100天后3组水泥样品的碳化深度分别为0.51 mm、2.06 mm和0.81 mm。综上所述,水泥的碳化反应主要是钙基水泥水化物转化为方解石,G级油井水泥抗CO2腐蚀性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研究成果增进了人们对水泥与高浓度CO2反应机理的认识,可为相关工程的水泥服役性能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