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8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地应力信息在改善油田井网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利用有限的地应力方向测量数据进行外推,可以估计无测量数据地区的地应力方向,或勾绘地应力轨迹线,从而得到一个油田的总体地应力方向。所得结果可为制定油田开发部署方案提供依据,也可用不于预测原生裂缝发育方位,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得出的钻孔崩落程度,可以当地水平差应力的相对大小。估计了岩石中由于水平差应力的存在引起的渗透率各向异性的程度,再用改进的裘布衣公式估算出注水井周围的平面流体等势线分布,可作为井网  相似文献   
2.
肖亮&  #  俞言祥 《振动与冲击》2014,33(9):179-184
利用美国NGA(Next Generation Attenuation)数据库提供的高质量数字强震数据,对美国西部地区自由地表基岩场地的竖直向地震动参数的衰减关系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竖直向的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及5%阻尼比绝对加速度反应谱(T=0.04~6.0 s)。将其与采用同样技术手段和同一套数据回归得到的水平向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相结合,对模型化后的竖直向与水平向反应谱比V/H进行了计算,并对其随周期、震级、距离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新得到的竖直向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适用范围为Ms5.0~8.0,震中距0~200 km。  相似文献   
3.
用钻孔崩落法研究冀中坳陷水平主应力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钻孔崩落分析程序处理冀中坳陷67口井的四臂双井径测井资料,分析其水平主应力方向。结果表明,该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总体近东西向,存在明显的局部应力方向变化;并存在水平主应力方向随深度而变化。本文讨论了应力场的地区差异在油田开发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26日,在我国江西省瑞昌县至九江县之间发生了5.7级地震(由于该地区属于中,小地震活动区,从77-2001年版的全国地震区划图上,均划为基本烈度为Ⅵ度地区)。这次中等强度地震不单震塌了个别老朽的土坯房,而且对未设防的空斗墙房屋,甚至外表装修很好的砖混结构房屋和简易桥梁等,同都造成了破坏。但地震区也有一些结构合理、建筑质量较好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安然无恙。 灾害无情,人有情。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地震区的重建工作。介绍并推荐了符合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房标准,要求严把施工质量关以确保新建房屋达到防震安居工程的要…  相似文献   
5.
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刚度对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MW7.6)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分布具有2个明显特点:(1)地表水平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位移在断层两侧的分布不对称,上盘效应明显;(2)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沿断层方向分布特点不一致。在理论分析和对台湾921集集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简化的有限移动源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设计模型的地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921集集地震观测到地面运动分布特点相似,并得到如下结论:在不考虑场地条件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断层面的介质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近场地震动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地面峰值加速度近似与断层面的介质刚度μ成正比,地面峰值速度近似与断层面的介质刚度的平方根μ成正比。另外,与断层面介质特性有关的断层位错量、断层面的倾角、破裂方式和运动方向等震源机制参数对强地面运动分布特点也有很大的影响。过去的研究通常简单地把近场地面运动分布不均匀性归结为震源破裂过程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刚度是造成近场强地面运动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震源的复杂性与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刚度不均匀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6.
如何给出能够反映近场大震特点的坝址的最大可信地震是在我国西部修建高坝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以我国西部重大水电工程沙牌拱坝为例,结合有限断层模型和地震学随机方法,将震源视为三维的空间面源,进行坝址在近场大震条件下的最大可信地震研究。选择茂县地办台站(051MXT)记录,对汶川地震的震源模型和参数进行校核,作为本文研究的模型和参数依据。确定对沙牌坝址区域影响最大的发震构造为龙门山断裂带。(1)假定龙门山中央断裂未来再次发生Ms8.0级地震,设置不同高危险的震源模型,比较结果显示,对沙牌坝址而言汶川地震不是最大潜在地震,最大凹凸体的能量中心距坝址最近的震源形式最危险,坝址的峰值加速度一般不超过380 cm/s2。(2)若发震能力稍弱的龙门山后山断裂未来发生Mw7.5级地震,遵循两种思路考虑震源的不确定性,即设置最危险震源和随机设定大量震源模型,且均计入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两种思路合成的沙牌坝址的峰值加速度非常接近,根据工程重要性取较大值,得到沙牌坝址的峰值加速度为735 cm/s2。  相似文献   
7.
为对2008年汶川地震中沙牌拱坝的震情进行检验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损伤力学对高混凝土坝地震损伤破坏过程分析的新方法,可计入残余变形但避免损伤—塑性耦合。由于汶川地震中未能取得坝址的地震动输入记录,为此,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通过邻近台站的加速度记录,对汶川地震中断层破裂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后,重建了汶川地震中沙牌拱坝坝址的地震动输入加速度时程。为上述计算研发了高性能并行计算程序,在"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上进行了高效运算,并对都经受过强震的沙牌拱坝和美国帕柯依玛拱坝的震情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方法能可靠应用于混凝土坝的地震损伤破坏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Iwan两段式校正方法的原理,引入参数“时移斜率比k i”和“校正后位移的最大平坦度f”来确定强震段偏移开始时间t 1和结束段偏移的开始时间t 2,引入参数“均方根偏差RMSD”来选择位移末尾部分拟合函数的次数,提出了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校正的改进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共8个近断层台站的强震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处理获取了永久位移。结果表明,获得的永久位移与强震台站附近的GPS台站观测的同震位移吻合较好,永久位移与GPS观测结果的比在0.57~1.72,均值为0.99。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经验对于基线校正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对比分析了7种基线校正方法对峰值地面运动参数和永久位移的影响,PGA和PGV受不同基线校正方法的影响很小,但是不同的基线校正方法对PGD和永久位移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9.
对于受多条发震构造影响的大坝场址,合理估计坝址地震动输入是实现近场地震作用下不溃坝目标的前提条件。文章主要目标是对地震地质环境复杂的场址建立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地震动参数评价方法。首先对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近场大震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描述断层破裂源,考虑地震波路径、场地衰减等因素,而且计算效率高,能够解决地震动模拟中复杂震源设置与计算效率的问题,可用于大坝场址地震动参数估计;然后基于对随机有限断层法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建立一套能够考虑多个发震构造对坝址影响的地震动参数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设置震源、路径及场地条件参数的取值范围及水平、设计多方案(多权重)地震动模拟方案、各参数取值的权重系数计算原则与方法;最后获得能够表征不同地震危险性的参数估计方法。该文建立的方法能够考虑坝址发震构造的复杂性,给出多层次、多风险水平的评价结果,为近场大震作用下大坝抗震安全评价提供合理的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10.
结合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后不同研究者给出的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效应等相关参数,依据汶川地震中茂县地办(051MXT)台站和芦山地震中沙牌拱坝坝肩的基岩记录,采用随机点源方法和随机有限断层法经反复试算修正模型参数,重建汶川地震中沙牌坝址极端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为262 cm/s2,平均加速度放大系数谱接近修编规范中场地类别为I0的标准设计反应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