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梅县发电厂^#5、^#6机组危急遮断系统(ETS)的现场停机信号与保护投切开关之间不分离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提高了整个危急遮断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800kV直流输电线路是目前世界上尚未有的直流输电系统,国内外有关它的研究不多。外绝缘是特高压线路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它关系到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工程投资。本文根据国内外现有的资料,分析和计算了±800kV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子所需的空气间隙和绝缘子片数,并建议耐张串和悬垂串可采用相同的绝缘子片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聚合物、不同比例聚合物复合物的光泽度变化规律,得出了折射率与光泽度的关系方程,同时研究了两种测色模式(SCI和SCE)下,光泽度对外观黑度值L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热处理对不同表面状态材料光泽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热处理对光泽度影响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火山岩储层因矿物组成种类繁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多种类型储集空间混杂等诸多因素对测井信息响应特征的影响,使测井解释技术困难重重。06年之前,国内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技术主要集中于岩性识别和裂缝解释这2方面,并逐步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随着大庆徐家围子等火山岩气田的发现,国内测井专业对于火山岩储层的流体识别及储层定量评价开展了积极探索,为火山岩测井解释技术的完善指明了方向。分析认为,火山岩测井解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2方面研究,一是在岩石基础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完善阿尔奇公式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二是多种测井方法对火山岩储层流体的准确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低阻油气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阻油气层是一种非常规储层,其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接近,或有时低于水层的电阻率.试油证实在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阜三段存在着低电阻率油气层,但其成因机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现代化实验技术,对其储层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及分布、孔隙结构特征、地层水矿化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形成溱潼凹陷阜宁组阜三段储层低阻的原因是:高束缚水饱和度、粘土附加导电性、高地层水矿化度.根据形成低阻油层的地质条件分析及导电机理研究认为,对于低阻油层的测井解释评价,应主要针对高含束缚水成因的低阻油层,在评价方法上应主要考虑采用"双水模型";对于低阻油层的分布预测,应考虑在沉积相的弱水动力沉积区寻找低阻油层的富集分布.  相似文献   
6.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重力流水道砂体是大港滩海区重要的储油砂体类型。通过对重力流水道砂体的粒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层序、岩相分布及砂体与沉积相带展特点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大港滩海区重力沉积的成因,明确了有利储集相带展布,指出了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的推广普及,火力发电厂越来越普遍使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针对某电厂现场总线设备通信发生的故障,通过使用现场总线诊断工具profitrace分析及具体检查,查找出故障原因为子站终端电阻拨码开关拨错及现场总线接线板屏蔽线松脱,从而快速有效地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8.
在深层岩心资料有限和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前提下,基于同一沉积体系内相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基本相同和不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相近的规律,通过对歧口凹陷深层气层孔隙度分布趋势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既方便又简单的孔隙度下限值求取方法,应用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和孔隙度累计贡献曲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深层气储层孔隙度下限值。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参数求取、准确性及效果检验。应用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9.
歧口凹陷中浅层油气富集因素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气藏是否处于有利烃源岩范围内、油气藏所处古地貌背景、油气运移方式及距离等因素 ,把歧口凹陷中浅层油气藏划分为内、中、外 3个环状含油带。阐述了区内中浅层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 ,提出了本区中浅层油气藏的两种成藏模式。一期成藏 +幕式成藏模式是内、中含油带的主要成藏模式 ,而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则是外含油带的主要成藏模式。本区中浅层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中隆和斜坡带  相似文献   
10.
低电阻率油层研究的3个尺度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拉张的地质背景下,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形成于弱水动力变化带,水动力的强弱变化形成特殊的储集层岩性叠置结构(即不同的岩性按一定比例关系形成薄互层),形成由微孔隙与大孔隙构成双组孔隙系统的油层微观组构,油层高含束缚水因而电阻率低,但其中较大孔隙储集可动油气,具备产能。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从沉积相、储集层岩性结构及储集层微观组构这3个尺度进行研究,有助于在弱水动力变化带寻找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了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某断块,数口井见到增油效果。图2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