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岁月把马龙县张家屯乡的苗族村民推进一个文明的氛围里,电力这优质的能源在偏僻的高原山村使文明跨进每家每户。在云南省委高严书记的无电村登记薄上,又增加了一个光明的亮点。 1997年的元旦,预示着一个节日。苗族同胞手捧感谢信,向滇东电业局的职工表示出真挚的没有一点杂质的崇高敬意。从这一天起,马龙县张家屯乡夜晚闪烁的明珠,将改变山村的面貌。 一、滇东地区五万余名高寒山区村民盼电心切,电业职工肩上的担子繁重,而高度的责任感催促着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电力工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全局二万八千名职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勇于开拓、大胆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实践中大胆引进国外、省外、系统外的资金和技术,使云南电力发生了崭新的变化。1997年底,云南电力局(公司)装机容量达到437.86万千瓦,比1978年的86.84万千瓦增长404%;年发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理论,在西方得到普遍的实践,而在中国企业管理中却还是待突破的一个方面。倡导人性化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趋势。特别是在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参与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4.
目标管理,是企业运用“激励理论”、“系统工程”和“控制原理”,充分调动和依靠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智慧,对确定并实现目标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全部活动的管理。 目标管理在双文明建设中是比较适用而又易于操作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目标管理用以建立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技术目标,并使总目  相似文献   
5.
电力,情系千家万户,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基础性产业,集公益性、服务性为一体。同时电力是发、供、用一次性完成,不能储存的特殊商品,电力企业必须为客户提供一分一秒都个能停电的特殊服务。电力线路纵横几千里,变电设备分布城市乡村、山坡田野,易受外力干扰造成预想不到的事故,导致电力行业的服务和行风建设具有其艰难性。但云南电力局(公司)始终不渝地把行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管理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 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崇高使命,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的指导思想; 一、“三个代表”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 “三个代表” 与“三个有利于” 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不一样的。 “三个有利于”产生于1989年6月-1992年2月这近3年的“调整、整顿、改革、提高” 阶段。邓小平同志针对党内部分同志当时存在的 “以反对和平演变” 为主,“和平演变来自经济领域”等…  相似文献   
7.
36岁的青年高级工程师——杨锡城,是滇东电业局变电外司油务班技术专责。他扎根班组与油打了10年交道,赢得了一串串闪光的荣誉:滇东局先进科技工作者、省电力局先进科技工作者;他组织带领的QC小组被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授予先进QC小组称号;他的技术论文被选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被滇东电业局职工誉为“油处理专家”。 小杨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7年调到变电公司油务班工作。10年来,作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他,一直扎根于基层班组,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认真钻研油务  相似文献   
8.
建国50年来,滇东电力沐浴党的阳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滇东地区1952年发电量仅为25万千瓦时,只是今天日电量的三十二分之一。今天的滇东地区年售电量30亿千瓦时,是1952年的12000倍。解放初期,滇东地区仅有几台50千瓦的内燃发电机组,而今天除了鲁布革电厂、曲靖电厂、宣威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在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关键时刻确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高瞻远瞩的伟大战略决策。邓小平理论是中国跨世纪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因此,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邓小平同志集全党的智慧,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九七八年,粉碎“四人帮”后,经过两年的徘徊,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胆略,领导和主持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在这场解放思想的推动下,我们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的重要特征对物质文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不能缺少强大的推动力。精神文明作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概括起来说,精神文明动力包括三个方面:即精神动力、知识动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