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3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滚子链的链长和节距都是以滚子的同侧母线定义的,准确地测量链长和节距很重要。传统的测量方法是用游标卡尺测量。 1.游标卡尺测节距和链长用游标卡尺测量时,要在滚子中间压入两个木楔,并在测量之前,于被测链段两端施加测量予紧力,按标准规定取为Q/100(Q为该链条的极限拉伸载荷)。测量之后,计算出节距。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简单,节省资金。其缺点是: (1)劳动强度大,测量精度不高,且工效低。 (2)测量接触滚子时需加木楔,木楔的楔角、压入力及楔所选用的木材种类不同,则通过滚子挤靠套筒的压力不同,造成测量误差。 (3)表1示出A系列节距p≤15.875mm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小链式输送机的横向波动量,增强输送的平稳性与准确性,基于齿形链啮合理论及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双节距齿形输送链,给出了设计参数方法,分析了其分时啮合机理以及横向振动产生的原因,基于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双节距齿形输送链与双节距滚子链的横向波动量对比仿真试验,提取仿真结果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显示:与双节距滚子链相比,双节距齿形输送链的横向波动量明显降低。可见,双节距齿形输送链的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概述在学习ISO9000族标准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概念,遇到许多术语上的障碍。这时应首先去查阅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以寻求正确答案。在该标准中定义的术语是涉及质量领域内的专有概念,不能像对待一般词汇那样按字典进行解释,更不能按照习惯认识去理解。如“确认”在字典中解释为:明确承认;而在ISO8402中的定义则是: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一些针对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因此,按ISO8402所规定的定义中的概念及其解释去理解过去熟知的质量术语并赋予新的内涵,对于长期从事质量管理的…  相似文献   
4.
5.
6.
利用压电叠堆具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和输出特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电驱动式喷射点胶阀.该喷射点胶阀主要由压电叠堆、杠杆式微位移放大机构、阀杆和喷嘴组成.对胶液实现喷射的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ANSYS软件对喷嘴重胶液流场进行仿真,得到了阀杆位移、胶液黏度和驱动气压对喷射点胶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的正确性.当胶液的黏度为2Pa·s时,获得的胶点最小直径为0.5mm,胶点一致性误差在6%以内.为电子封装业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准确的点胶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为了实现电子封装和SMT技术中的高精度非接触式点胶,设计了一种基于液压放大原理将压电叠堆输出位移放大的压电喷射点胶阀.首先通过建立喷射点胶模型,并利用FLUENT模拟分析影响撞针撞向喷嘴时产生的速度与压力分布的参数;然后通过改变不同边界条件n可得到撞击速度、胶液黏度与供胶压力等参数对喷射点胶的影响规律;最后搭建测试平台并实验结果表明喷射点胶精度与上述参数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实验选用黏度为500~3 500 MPa·s的环氧树脂分别进行点胶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供胶气压为0.2 MPa,方波驱动电压为110V(高电平5 ms,低电平5 ms),胶液粘度为3 500 MPa·s时,采用该喷射点胶阀结构可喷射出最小胶点体积为0.24 μL,且胶点一致性可达6.62%.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摩托车链条的磨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给出了在磨粒磨损机制下渗碳钢套筒与销轴的表面硬度,为提高摩托车链条产品质量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滚子链疲劳强度的综合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测试了综合强化技术--联合采用挤孔、过盈、预拉等单项强化方法处理滚子链以提高其疲劳强度的作用与效果,分析得出最估水平、显著性因素,给出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等,证明综合强化技术是比单项强化方法效果更为显著的强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