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159篇
矿业工程   6篇
水利工程   2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以往文献未曾论及的模糊逻辑设计方法,用于模糊逻辑的组合开关系统设计,指出了二值逻辑的组合电路的设计是它的特例。  相似文献   
2.
运用有效应力原理分析堆载预压处理道路软基的有效应力变化规律,并对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强度增长规律和软基压缩变形原理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应力路径方法分析堆载预压引起的土体侧向变形。并根据堆载预压处理道路软基加固机理对某道路软基堆载预压处理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Based on Mohr-Coulomb (M-C) criterion, the parameters of Druker-Prager (D-P) criterion for geomaterial were determined under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and thus a new D-P type criterion was presented. Two assumptions were employed during the derivation: 1) principal strains by M-C model and D-P model are equal, and 2) the material is under plane strain cond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on π plane,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D-P type criterion is better than the D-P criterion with M-C circumscribed circle or M-C inscribed circle, and is applicable for stress Lode angle less than zero.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he test data of sand under plane strain condition and other D-P criteria, the proposed criterion is verified and agrees well with the test data, which is further proved to be better than other D-P type criteria in certain range of Lode angle. The criterion was compiled into a finite difference package FLAC3D by user-subroutine, an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a slope by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The predicted slope safety factor from the proposed criterion agrees well with that by Spencer method, and it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from classic D-P criteria.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生物温控加固技术对南海某岛钙质砂进行了MICP加固砂柱试验,并通过循环三轴试验开展了MICP加固钙质砂的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MICP加固程度、相对密实度以及有效围压对钙质砂动强度与液化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过MICP加固后松散钙质砂的动力液化特性由"流滑"逐渐演变为"循环活动性";相较于未加固中密砂试...  相似文献   
5.
饱和砂土地基在地震、爆炸等振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从而使堤坝等上部构筑物发生破坏。开展了爆炸液化场地上堤坝变形的大型模型试验,考虑了筑坝材料以及堤坝地基加固措施对堤坝变形和坝身裂缝的影响。试验表明:堤坝沉降主要发生在场地液化后的1~2 h内,该段时间内产生的沉降占7 d时沉降量的84%~87%;掺加了碎石的堤坝比未加碎石的堤坝7 d时沉降量大24%;地基内采用土工格栅+土工布的加固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堤坝在液化场地上的沉降,比未加固的堤坝沉降减少了10%。堤坝的裂缝主要出现在细骨料筑成的坝段和不同筑坝材料的交界处,沿坝身开展。总结了国内外规范中对于液化地基沉降的计算及预测方法,根据液化地基上浅基础建筑物沉降图表对试验中的堤坝沉降进行了推算,发现实测沉降与推算沉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在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影响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现行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带有偏差单元的IRN(InternallyRecurrentNet)模型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的新思路。通过实例验证 ,该模型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为今后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设计计算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聚物胶凝戈壁土是将高聚物掺入戈壁土中,可有效提高原状戈壁土的基本性质。采用中型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高聚物质量比、围压、固结比、加载频率工况下高聚物胶凝戈壁土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聚物质量比R_(p)对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影响较大,在动应力比(cyclic stress ratio, CSR)为0.157时,动弹性模量随R_(p)增大呈线性增长;CSR>0.157后随R_(p)增大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在R_(p)为3%时出现峰值;在相同CSR下,天然戈壁土在振动荷载下产生的残余应变比高聚物胶凝戈壁土的大,当R_(p)为3%时经过5次振动后的残余应变仅为天然戈壁土的18.4%;阻尼比随R_(p)的增大略有降低。基于沈珠江动力模型,建立了考虑高聚物质量比影响的修正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修正模型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高聚物戈壁土的动力分析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熔融石英砂与混合油、溴化钙及蔗糖等孔隙液体制配成的3种透明土试样,开展渗流液体与孔隙液体一致或者不一致两种情况下的常水头渗透试验,测得透明土材料在不同孔隙液体、粒径及相对密实度等情况下的渗透率,以及水在3种透明土试样中的渗透过程;并与福建标准砂相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开展透明土试样电渗可视化模型试验,初步探讨孔隙液体、渗透率等因素对电渗过程与机理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透明土试样渗透特性不仅与粒径分布、相对密实度等因素相关,而且与孔隙液体种类相关;混合油、溴化钙溶液制配成的透明土渗透率与天然砂土渗透率最为相近。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双逻辑的设计思想,根据它试制出了双逻辑程序控温仪与模糊-数字控制机,双逻辑机的使用可克服通用计算机串行处理的软件瓶颈,达到高速,并行信息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矿化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近些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因其反应机制复杂,很难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矿化反应过程进行定量表示。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原理的基础上,考虑细菌的吸附和筛滤效应,以及尿素水解动力学和沉淀动力学模型,对微生物矿化反应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孔隙尺度下的微生物矿化反应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结果表明,细菌吸附和筛滤行为引起了细菌分布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进而影响了碳酸钙的沉积分布;溶液汇合初始段碳酸钙生成量横向分布不均匀,纵向分布呈增长趋势;经历40h的反应时间,渗透率可降低80%左右;当钙离子含量丰富时,碳酸钙沉淀速率受限于尿素水解速率;附着细菌量和沉淀速率的叠加效应表现为细菌被沉淀包裹的衰亡速率。本模型验证了微生物矿化沉积反应过程,丰富了微生物矿化反应理论,并有望为现场工程应用的效果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