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9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模糊集理论和原始-对偶内点法应用于求解在最不利的负荷增长方式下并具有可伸缩不等式约束的最大输电能力问题.试验系统的计算表明,选用最不利的负荷增长方式,能更加准确地求得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的下限值;将部分不等式约束模糊化,可求解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最大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广州蓄能水电厂II期机组及主变压器微机式继电保护的配置,简述了蓄能机组运行方式多变、起停频繁的特点对机组、主变保护正常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介绍了目前该厂机变保护因应于上述特点在保护的配置及闭锁逻辑的设定上所采取的策略,说明了当机组处于不同工况下运行时各个保护闭锁的实现方式,最后对机变保护自投运以来的运行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分析,并结合实际维护经验,提出了现有保护装置的性能及在保护设计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将模糊集理论和原始-对偶内点法应用于求解在最不利的负荷增长方式下并具有可伸缩不等式约束的最大输电能力问题。试验系统的计算表明,选用最不利的负荷增长方式,能更加准确地求得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的下限值;将部分不等式约束模糊化,可求解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最大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点法的电力系统最大输电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最大输电能力问题,选用最优化方法,将其转化为以系统输电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同时满足一系列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运用模糊集理论将反映系统运行限制的可伸缩不等式约束模糊化,使之能够越限在允许范围内,然后采用原始-对偶内点法求解。对IEEE14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允许适当越限的模糊不等式的引入,能够获得较一般优化方法更大的最大输电能力,并且随着系统允许越限量的增大,最大输电能力也不断增大。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基础上快速求解,而且能够使待求问题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了最优化,满足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双重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广泛地渗透到了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OPF)的解算中,基于AI方法的算法能够有效处理非线性和离散性问题,从而摆脱陷入局部极值或发散的可能,获得全局最优解.该文相应于AI的结构模拟、思维模拟和行为模拟三类研究方法,分别综述了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模糊集理论、进化方法(模拟进化、模拟退火等)、多代理技术等AI方法在电力系统OPF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免疫算法的电压稳定裕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求解电压稳定裕度的新算法——免疫算法。该算法模仿人体的免疫系统,将搜索空间的解作为抗体,依据抗原与抗体的亲和性以及抗体之间的亲和性对解进行评价和选择,由于具有多样性记忆单元的存在,有效地克服了确定性算法中解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能快速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并求得电压稳定裕度的最大值。应用该算法对IEEE14节点和IEEE57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较原-对偶内点算法至少增加10%的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7.
支路约束优化下的电网结构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电机出力变化与系统能量裕度变化的关系及其与支路潮流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求取发电机出力变化对支路电流变化的影响因子基础上,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思路,通过预测-校正内点法对系统所有发电机出力变化量进行组合优化,计算了对应不同系统状态的支路电流变化量约束上下限,并根据约束上下限构建了支路脆弱性评估指标.最后在IEEE-30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广泛地渗透到了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OPF)的解算中,基于Al 方法的算法能够有效处理非线性和离散性问题,从而摆脱陷入局部极值或发散的可能,获得全局最优解该文相应于Al的结构模拟、思维模拟和行为模拟三类研究方法,分别综述了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模糊集理论、进化方法(模拟进化、模拟退火等)、多代理技术等Al方法在电力系统OPF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州蓄能水电厂II期机组及主变压器微机式继电保护的配置,简述了蓄能机组运行方式多变、起停频繁的特点对机组、主变保护正常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介绍了目前该厂机变保护因应于上述特点在保护的配置及闭锁逻辑的设定上所采取的策略,说明了当机组处于不同工况下运行时各个保护闭锁的实现方式,最后对机变保护自投运以来的运行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分析,并结合实际维护经验,提出了现有保护装置的性能及在保护设计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